- 1、本文档共1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广东专版】2012高考一轮复习【生物】精品课件 第6单元-遗传的分子基础.ppt
第20讲 │ 要点探究 例2 有关真核细胞DNA复制和转录这两种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两种过程都可在细胞核中发生 B.两种过程都有酶参与反应 C.两种过程都以脱氧核糖核苷酸为原料 D.两种过程都以DNA为模板 第20讲 │ 要点探究 C [解析] 两种过程都可以在细胞核中发生;两种过程都需要酶参与反应;两种过程都以DNA为模板;DNA复制以脱氧核苷酸为原料,而转录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所以C错。 [点评] 本题属于识记方面的知识,要求学生对DNA复制和转录、翻译等过程比较了解,而下面的变式题从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中各对应关系以及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方式角度进行检测。 第20讲 │ 要点探究 由n个碱基组成的基因,控制合成由1条多肽链组成的蛋白质,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a,则该蛋白质的分子量最大为( ) A.na/6 B.na/3-18(n/3-1) C.na-18(n-1) D.na/6-18(n/6-1) 第20讲 │ 要点探究 D [解析] 根据中心法则,蛋白质合成过程:首先以DNA分子的1条链为模板,转录形成mRNA,mRNA中3个碱基决定1个氨基酸,所以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为:DNA分子中碱基数∶mRNA碱基数∶氨基酸个数=6∶3∶1。已知该基因中有n个碱基,则对应的氨基酸为n/6,氨基酸经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形成蛋白质的过程中,脱去的水分子数为氨基酸总数减去1,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形成该蛋白质脱去的水分子的量为18(n/6-1),又知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a,所以该蛋白质的分子量最大为na/6-18(n/6-1)。 第20讲 │ 要点探究 ? 探究点三 相关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第20讲 │ 要点探究 (1)a表示DNA→DNA:以 DNA为遗传物质的生物自我复制过程,表示遗传信息的传递。 (2)b表示DNA→RNA: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的转录过程。 (3)c表示RNA→蛋白质:发生在细胞质核糖体上的翻译过程,b、c共同完成遗传信息的表达。 (4)d表示RNA→DNA:SARS病毒、HIV病毒等少数RNA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的逆转录过程。 (5)e表示RNA→RNA:以RNA作为遗传物质的生物(如RNA病毒)的自我复制过程。 [说明] ①DNA分子复制体现了遗传信息的传递功能,发生在细胞增殖或者产生子代过程中,一般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但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就不再发生了。 第20讲 │ 要点探究 ②转录和翻译共同体现了遗传信息的表达功能,发生在个体发育过程中。无论细胞能否分裂,只要是活细胞均可能进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除外)。 ③图中d(RNA→DNA的逆转录)和e(RNA→RNA的RNA自我复制)过程,当病毒单独存在时不能进行,只有当病毒寄生到寄主细胞中以后才发生。 ④逆转录需要逆转录酶催化,逆转录酶在基因工程中是一种很重要的酶,它能以已知的mRNA为模板合成目的基因。这是获得目的基因的重要手段。 ⑤中心法则的5条信息传递途径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第20讲 │ 要点探究 2.中心法则与基因表达的关系 第20讲 │ 要点探究 3.基因与生物性状的关系 第20讲 │ 要点探究 (1)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和结构单位。 (2)基因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性状的。 (3)基因控制性状的两种方式 ①直接途径: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性状。 基因控制,结构蛋白质控制,细胞结构控制,生物性状 例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囊性纤维病的病因。 第20讲 │ 要点探究 ②间接途径: 基因通过控制酶或激素来控制细胞代谢,进而控制生物体性状。 基因控制,酶或激素控制,细胞代谢控制,生物性状 例如白化病、豌豆的粒型。 [说明] (1)生物的有些性状是受单对基因控制的(如豌豆的高茎和矮茎,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而有些性状是由多对基因来决定的(如人的身高)。 (2)生物的性状由基因决定,还受环境条件的影响,是生物的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即表现型=基因型+环境条件。 第20讲 │ 要点探究 基因的改变不仅仅引起生物体单一性状的改变,基因与生物的性状并非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还存在“多因一效”、“一因多效”的类型,如基因的改变不仅能影响豌豆的形状,还能影响豌豆的口味;并且基因的表达有时还会受基因表达产物的反馈调节。 (3)基因表达与个体发育之间的关系 个体发育过程中产生的众多细胞均来自同一受精卵的有丝分裂,因而含有相同的遗传物质或基因,但生物体不同部位细胞表现出的性状不同,而且不同性状是在不同时期表现的。所以在个体发育中,生物体内基因的表达有如下特点: 第20讲 │ 要点探究 ①虽然不同的细胞含有相同的基因,但不同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Emissivity spectra of rocks岩石的发射率光谱.ppt
- 第六章 地权行政管理【行政管理教案】.ppt
- 2012《金版新学案》高考总复习(大纲版)生物(课件):第四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4-专项.ppt
- Reverse Engineering of Genetic Networks (Review meeting)基因网络的逆向工程(会议).ppt
- 2012年《随堂优化训练》语文 广东教育版 必修二 第四单元 16 项脊轩志 精品课件.ppt
- “纵情海岸,驾驭梦想”寰宇恒通奥迪尊享生活体验 之旅【企业广告传媒】.ppt
- 2012年高考化学(大纲版)一轮复习课件:1.2离子反应.ppt
- 2012《金版新学案》高三一轮(大纲版)物理(课件):第5章 机械能第三讲 机械能守恒定律 功能关系.ppt
- 大学英语六级考试[突破英语等级考试].ppt
- 2012高三数学(大纲版)一轮复习课件:2.2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