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黄峭山公行录》一文注解、释义及可信度论证
《黄峭山公行录》一文的注解、释义及可信度的论证
广东紫金黄永辉前? 言 1
一、《黄峭山公行录》的原文、译文和注解 1
二、《江夏源流山谷序》 9
三、论《黄峭山公行录》一文的可信度 10
1.《黄峭山公行录》所举的史例与《资治通鉴》所载完全相符 11
2.《黄峭山公行录》对峭公的心态得于诠释 14
①《黄峭山公行录》作者的表达力度 14
② 《黄峭山公行录》文气雅典,寓意义深 14
③ 《黄峭山公行录》主题鲜明,中心思想凸现 16
3、峭山公与李克用 17
4、峭山公当年官任何时 18
四、对《江夏源流山谷序》的质疑 20
1.黄庭坚代表作《忠州复古记》 20
2、《忠州复古记》与《江夏源流山谷序》对照,可比出虚实 21
3、《江夏源流山谷序》举述历史事件,与《资治通鉴》对照,不着边际 23
4、《江夏源流山谷序》写峭公因避黄巢遣子外迁,不合情理 24
5、《黄峭山公行录》所述峭公遣子外迁,较符合实情 25
6、《江夏源流山谷序》载黄庭坚与歌者共鸣祖宗诗难于置信 26
五、黄巢,何与峭山公扯上 27
前? 言
?
黄峭山公是唐朝末年始祖,各宗各系及各个时期的黄氏族谱都记载着他显赫的生平和业绩。其中有一篇叙文《黄峭山公行录》尤为详细和具体。但它却跟另一篇叙文《山谷序》大相径庭,两篇文章所介绍峭山公的仕途和年代都不一样。《行录》记载峭山公所处的年代是唐朝懿宗至五代十国(公元871年-93年)。而《山谷序》记载峭山公所处的年代是唐朝德宗至宗时期(约公元79年-8年)。《山谷序》所记的先72年,那么他的仕途也就不一样了。《山谷序》是赫赫有名的宋代文学家黄庭坚所写,山谷就是黄庭坚的号。然而细读两篇文章,觉得《黄峭山公行录》的文笔、思想性、逻辑结构、史证都不亚于《山谷序》。但黄庭坚是宋代的大文豪,他的《山谷序》不敢斗胆加于评析《山谷序?恥笑!为此本文先论证《黄峭山公行录》的度,然后再析《山谷序》。
?
?
注解:《山谷序》即《江夏源流山谷序》下同。《行录》即《黄峭山公行录》,下同。
?
一、《黄峭山公行录》的原文、译文和注解?
原文:峭山公岳,公第五子,生于大唐懿宗咸通十二年辛卯岁。公自幼沉潜经史,才略过人。当唐昭宗时,大憝(duì)柄国,群小附之。心乎唐而有贞节足为国家捍卫者,惟陇西王李克用。是时内阉擅权,四镇骚动。兼之水潦至,蝗虫起,凶荒遍告,而赈灾无闻。至使奸民乘饥酿成寇盗,所在充斥。祖慨然兴叹曰:“若辈首鼠肢鼫(shí),但忧仓无粒食耳,岂能向虎狼之窟,草薙(tì)而禽狝(xiǎn)耶。乃出积貯,以兴义师,斩木挈(qiè)杆,戮(lù)力剪除冠盗。
?文:峭山公讳岳,的第五子,生于唐朝懿宗咸通十二年。峭公从小好学,常常潜心研读经典史籍,才智。在唐昭宗时,朝廷恶人元凶掌权,小人趋势附和。当时真正心系唐朝忠于朝廷而且能够捍卫国家的,只有陇西王李克用。那时太监专权,至使天下大乱。加上水灾蝗灾发生,盗抢和饥荒四处告急,而救灾赈灾的举动又不见进行。使一些游手好闲的人因为饥荒变成了盗贼,到处干扰平民百姓。峭祖感叹说:“有些人头脑如鼠,手脚如鼫,都知道仓库无一粒粮食,难道面向虎狼强盗,就象刈草狩猎一样来消灭他们?”于是把自己家中储存的粮食献出,以兴办一支队伍。斩木揭杆,合力剪除寇盗。?注解:原文抄自清同治年间编制的黄氏族谱,1981年翻印。语系者所译,注解信息来自史料。峭山公。唐朝懿宗皇帝叫李漼,咸通是年号,十二年即公元871年。唐朝皇帝李晔。唐朝沙陀部人,早年为雁门节度使,镇压黄巢有功,封为陇西王(陇西今甘肃陇西县)。后解围“三镇犯阙”,封为晋王。“三镇犯阙”下文再述。
义师所到之处,流离之民,多得还定而安集焉。陇西郡王见祖有干济之才,即举为千长。乾宁二年,三镇犯阙(què),李克用请兵讨之。祖内佐密谋,外参戎政,致王行瑜由此伏诛。上乃诏赐褒其忠尽。进李克用爵晋王,进峭祖为千户侯,管辖江浙两广军务事。丙辰七月犯阙之寇复来,入援之师再起。盖义当正国志在勤王,祖之心犹晋王之心也。迨朝廷以墨敕徵晋王,而朱全忠格之,不得入觐(jìn)。因赍表上奏,乃封祖为工部尚书,出守岐雍三郡。
?译:峭公的义师所到之处,使流离失所民众,大多能返乡安定下来。陇西王见峭祖有经国济世之才,推举他为千长。乾宁二年(公元895年),李茂贞、王行瑜、韩建三位节度使率三镇兵进京要挟皇上,李克用出兵讨伐,保护朝廷。峭祖积极参与,内佐助谋略,外派兵协战,致使王行瑜受到被斩首的下场。皇上下诏表彰忠臣,封李克用为晋王升峭祖为千户侯,管辖江西、浙江、广东、广西的军务。丙辰七月(公元896年)犯阙余部又进逼京城,晋王重新发兵入援。峭祖立志为国,保护皇上,他的心跟晋王是一样的。原来乘朝廷下诏书诏见晋王时,而朱全忠却从中作梗,使之不得入朝。于是忠心以表上奏,皇上才封峭祖为工部尚书,出任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