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钦定四库全书_子部_兵家类_六韬.pdf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钦定四库全书_子部_兵家类_六韬

欽定四庫全書_子部_兵家類_六韜 第一篇 文 韜 文師第一 文王將田,史編布卜,曰:「田於渭陽,將大得焉。非龍非彲,非虎非羆, 兆得公侯,天遺汝師。以之佐昌,施及三王」。文王曰:「兆致是乎?」史編曰: 「編之太祖史疇為禹占,得皋陶,兆比於此」。文王乃齋三日,乘田車,駕田馬, 田於渭陽,卒見太公,坐茅以漁。文王勞而問之曰:「子樂漁邪?」太公曰:「臣 聞軍樂得其志;小人樂得其事。今吾漁甚有似也,殆非樂之也。」文王曰:「何 謂其有似也?」太公曰:「釣有三權:祿等以權;死等以權;官等以權。夫釣, 以求得也,其情深,可以觀大矣。」文王曰:「願聞其情!」太公曰:「源深而水 流,水流而魚生之,情也。根深而木長,木長而實生之,情也。君子情同而親合, 親合而事生之,情也;根身而木長,木長而實生之,情也;君子情同而親合,親 合而事生之,情也。言語應對者,情之飾也;言至情者,事之極也。今臣言至情 不諱,君其惡之乎?」文王曰:「惟仁人能受至諫,不惡至情,何為其然?」太 公曰:「緡微餌明,小魚食之;緡綢餌香,中魚食之;緡隆餌豐,大魚食之。夫 魚食其餌,乃牽於緡;人食其祿,乃服於君。故以餌取魚,魚可殺;以祿取人, 人可竭;以家取國,國可拔;以國取天下,天下可畢。「嗚呼!曼曼緜緜,其聚 必散;嘿嘿昧昧,其光必遠。微哉!聖人之德,誘乎獨見。樂哉!聖人之慮,各 歸其次而樹斂焉。」文王曰:「樹斂何若而天下歸之? 」太公曰:「天下非一人 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則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則失天下。天 有時,地有財,能與人共之者仁也;仁之所在,天下歸之。免人之死,解人有難, 救人之患,濟人之急者,德也;德之所在,天下歸之。與人同憂同樂、同好同惡 者,義也;義之所在,天下赴之。凡人惡死而樂生,好德而歸利,能生利者,道 也;道之所在,天下歸之。」文王再拜曰:「允哉!散不受天之詔命乎! 」乃載 與俱歸,立為師。 盈虛第二 文王問太公曰:「天下熙熙,一盈一虛,一治一亂,所以然者,何也?其君 賢、不肖不等乎?其天時變化自然乎?」太公曰:「君不肖,則國危而民亂;君 賢聖,則國安而民治:禍福在君不在天時。」文王曰:「古之賢君可得聞乎?」 太公曰:「昔者帝堯之王天下,上世所謂賢君也。」文王曰:「其治如何?」太公 曰:「帝堯王天下之時,金銀珠玉不飾,錦繡文綺不衣,奇怪珍異不視,玩好之 器不寶,淫佚之樂不聽,宮垣屋宇不堊,甍桷椽楹不斲,茅茨偏庭不剪。鹿裘禦 寒,布衣掩形,糲粱之飯,藜藿之羹,不以役作之故害民耕績之時,削心約志, 從事乎無為。吏忠正奉法者尊其位,廉潔愛人者厚其祿。民有孝慈者愛敬之,盡 力農桑者慰勉之。旌別淑德,表其門閭,平心正節,以法度禁邪偽。所憎者,有 功必賞;所愛者,有罪必罰。存養天下鰥寡孤獨,振贍禍亡之家。其自奉也甚薄, 其賦役也甚寡,故萬民富樂而無饑寒之色。百姓戴其君如日月,親其君如父母。」 文王曰:「大哉,賢德之君也。」 國務第三 文王問太公曰:願聞為國之務,欲使主尊人安,為之奈何?太公曰:愛民而 已。文王曰:愛民奈何?太公曰:利而勿害,成而勿敗,生而勿殺,與而勿奪, 樂而勿苦,喜而勿怒。文王曰:敢請釋其故。太公曰:民不失務則利之。農不失 時則成之。薄賦斂則與之。儉宮室臺榭則樂之。吏清不苛擾則喜之。民失其務則 害之。農失其時則敗之。無罪而罰則殺之。重賦斂則奪之。多營宮室臺榭以疲民 力則苦之。吏濁苛擾則怒之。故善為國者,馭民如父母之愛子。如兄之愛弟。見 其饑寒則為之憂。見其勞苦則為之悲。賞罰如加諸身。賦斂如取於己。此愛民之 道也。 大禮第四 文王問太公曰:君臣之禮如何?太公曰:為上惟臨,為下惟沉。臨而無遠, 沉而無隱。為上惟周,為下惟定。周,則天也。定,則地也。或天或地,大禮乃 成。文王曰:主位如何?太公曰:安徐而靜,柔節先定。善與而不爭。虛心平志, 待物以正。文王曰:主聽如何?太公曰:勿妄而許,勿逆而拒。許之則失守,拒 之則閉塞。高山仰止,不可極也。深淵度之,不可測也。神明之德,正靜其極。 文王曰:主明如何?太公曰:目貴明,耳貴聰,心貴智。以天下之目視,則無不 見也。以天下之耳聽,則無不聞也。以天下之心慮,則無不知也。輻輳並進,則 明不蔽矣。 明傳第五 文王寢疾,召太公望,太子發在側。嗚呼?天將棄予。周之社稷,將以屬汝。 今予欲師至道之言,以明傳之子孫。太公曰:王何所問?文王曰:先聖之道,其 所止,其所起,可得聞乎?太公曰:見善而怠,時至而疑,知非而處,此三者, 道之所止也。柔而靜,恭而敬,強而弱,忍而剛,此四者,道之所起

文档评论(0)

ailuoju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