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全国200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试题历年试卷.doc

全国200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试题历年试卷.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国200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试题历年试卷

做试题,没答案?上自考365,网校名师为你详细解答! 全国200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社会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034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A·G·弗兰克提出了( ) A.增长极限论 B.后工业论 C.依附论 D.世界体系论 2.世界上人口城市化最早的国家是( )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3.在联合国人口司划分的九类地区中,城市化速度最快的是( ) A.西欧 B.美国 C.前苏联 D.发展中国家 4.社会革命的根本原因是( ) A.经济危机 B.文化的发展与传播 C.生产关系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 D.革命条件的成熟 5.根据社会约束力的强弱,以下排序中正确的是( ) A.法律、道德、风俗习惯、宗教 B.法律、宗教、风俗习惯、道德 C.风俗习惯、道德、宗教、法律 D.风俗习惯、宗教、道德、法律 6.“入乡随俗”是一种( )行为。 A.和解 B.妥协 C.容忍 D.顺从 7.1887年德国社会学家F·滕尼斯发表的( )被认为是社会学研究社区的标志。 A.《经济与社会》 B.《社区与社会》 C.《社区》 D.《中等市镇》 8.在西方社会学中,最早提出社会分层理论的是( ) A.马克思 B.韦伯 C.涂尔干 D.戴维斯与摩尔 9.组织平衡论认为,组织的存在和成功取决于( )之间的平衡关系。 A.组织目标与成员需要 B.一个组织与其他组织 C.组织与环境 D.组织成员的贡献与满足 10.人类的第一种家庭形式是( ) A.专偶婚制家庭 B.偶婚制家庭 C.伙婚制家庭 D.血婚制家庭 11.群体动力论最早由( )提出。 A.霍曼斯 B.克里斯蒂 C.米勒 D.勒温 12.一群为了维护自身权益进行维权斗争的妇女属于( ) A.偶发聚集体 B.社会类属 C.群体 D.组织 1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 )对个体社会化的必要性。 A.大众传播媒介 B.家庭 C.阶级 D.同辈群体 14.20世纪70年代以后,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变动的特征是( )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B.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C.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D.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15.列维—斯特劳斯对文化的定义是( ) A.文化是不同民族的生活形式 B.文化是一组行为模式 C.文化就是社会 D.文化是人类生活方式 16.社会诸要素之间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相对固定关系称( ) A.社会关系 B.社会制度 C.社会结构 D.社会规范 17.研究社会整体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平衡关系与相互协调的规律的学说,孔德称之为( ) A.社会物理学 B.社会学 C.社会动力学 D.社会静力学 18.( )是中国较早讲授和研究社会学的先驱者之一,1923年曾担任上海大学社会学系主任。 A.陈翰笙 B.瞿秋白 C.许德珩 D.孙本文 19.1979年( )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社会学等需要赶快补课。 A.胡耀邦同志 B.邓小平同志 C.胡乔木同志 D.费孝通先生 20.有人将社会学喻之为“社会医学”,把社会学家称为“社会医生”,这说明了社会学具有的( )功能。 A.社会管理 B.社会教育 C.社会批评 D.社会控制 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有二个至五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全部选出,并将其字母填入题干的括号内,正确答案没有选全或有选错的,该小题无分。每小题1分,共20分) 1.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战后四十余年来的发展,带来了经济、社会、政治领域的一系列变化,具体表现在( ) A.产业结构的变化 B.物质生活水平提高 C.闲暇时间的增加 D.劳动力结构的变化 E.

文档评论(0)

wumanduo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