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数控101詹鹏宇
看6000年江南文化与60年办学历史的结晶勤——劳也(《说文解字》),尽力多做,不断地去做,引申为真抓实干。泽——光润也(《说文解字》),引申为发扬光大。禾——嘉兴之人文也,意即崇文厚德、求实创新。魂——国家、民族之崇高精神也。“勤禾” 精神它有两个层面的内涵:对学生层面来说即勤学勤练,茁壮成长;对教师层面来说即辛勤耕耘,真抓实干,弘扬崇文厚德、求实创新的传统。6000多年前已现人类文明曙光,先人在此繁衍生息,种稻为业,嘉兴由此得名“禾城”。马家浜人居住着人工构建的房屋,用兽骨与石头所打磨出的工具去狩猎、捕鱼。陶器已运用至生活的各个方面,先民的制陶、制玉技术已相当先进。境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从事农牧,是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地区之一。唐宋以来,境内大规模治水营田,扩大耕地,兴建海塘,制御潮患,逐步建成塘浦圩田系统,遍布锦绣田园,留下“嘉禾一穰,江淮为之康;嘉禾一歉,江淮为之俭”的美名。嘉兴人以其勤劳勇敢和聪明才智,使水乡泽田变成“衣食海内”、“国家财赋之所由出”的“鱼米之乡,丝绸之府”。嘉兴农村商品经济发展迅速,桑、棉、麻、烟草等广泛种植,以棉纺织和丝为主的农村副业、手工业和商业发达,中小城镇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这种生活方式的积淀,赋予嘉兴人所特有的精神符号:温厚勤劳、秀慧工巧。对嘉兴人,宋朝有“土膏沃饶,风俗淳秀”。元朝有“罕习军旅,尤慕文儒,不复冻馁,颇勤农事”。明朝有“秉礼之家,斤斤自好,不越矩援(规矩)”和“重廉洁,勤耕织,务盖藏”、“终岁勤勤,饷给予国,尺寸之土必耕,衣被他邦,而机轴之声不绝”。清朝有“秉礼义,务耕织”和“崇节俭,勤力作”之说。宋、元、明各代认为,嘉兴“土美民秀”、“多秀民,近泽,故文秀”。“土美民秀”不仅表现在嘉兴人聪慧文雅上,而且表现在精于劳作上。嘉兴在历史上,农业、手工业技术水平高,多创造。在宋代就“百工技艺与苏杭等”,《宋史地理志》谓此地“出奇巧之技”。嘉兴的丝绸古今知名,古代的许多工艺曾达到全国最精致的水平。这种传统,经过漫长的封建社会,衍留至今。善良守礼、温和朴实、勤于劳动,成为嘉兴民风的主流。
嘉兴也是孕育崧泽文化、良渚文化、吴越文化的重要地区之一,嘉兴自古被称为“吴根越角”,既吸取了吴文化的温柔敦厚、勤劳精巧,又吸纳了越文化的求真务实、坚忍不拔。嘉兴传统文化的特色是崇文厚德,民间素有“耕读传家”的风气,好学上进,文物焕然。嘉兴自古以来文风昌盛,尊师重教,崇文好学,翰墨书林之茂,衣冠文物之盛,历代不衰。政治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和学者灿如群星,耀于河汉。如自北宋至清未出状元9人,明清有巍科人物71人,清顺治至光绪中进士640人。文献记载,嘉兴自古“士慕文儒”、“师古好学”、“奇才秀士辈出”、“为文物之邦”、“好读书,虽三家之村必储经籍”、“田野小民皆教子孙读书”,这样,不仅人才辈出“文物焕然”,而且整个社会文明程度较高,“教育涵养者深”,民众“秉礼义”、“世守其业”,社会得到安定与发展。“崇文厚德”的人文精神成为嘉兴传统文化的典型人文特征。
这种传统文化的因子在教育领域中尤为鲜明。嘉兴的教育滋长在这块人文底蕴十分深厚的沃土之上,犹如运河之水,浩荡不绝,据史料记载,有唐以来,嘉兴建立县学,宋代书院兴起,至明清书院达38所,乡绅捐资办学蔚然成风,且教法极有特色,如桐乡张履祥,明亡后隐居杨园村教授学童,在教学中尤重“耕种”,带学生在学馆的田里耕种收割,在古代重“经学”的时代,开创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先河。因此,明清两代,嘉兴出进士居全省前列,全国出巍科人物(包括会元、状元、榜眼、探花)最多的26个城市中,嘉兴府占了两个:嘉兴、嘉善。“勤泽禾魂”成为嘉兴“崇文厚德、求实创新”的人文精神在教育领域的传承。
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是反映大学在长期办学历程中所拥有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以及逐步形成的传统、风格和特色等的一种文化形态。它是维系大学运转的内在精神力量,是学校凝聚力的体现。嘉职院在六十年所形成的“勤禾”精神不断被赋予时代内涵。1998年,嘉兴农校与嘉兴丝绸工业学校联合办学,1999年筹建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学校进入了高等职业教育的行列,学校坚持以改革求活力、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办学思路,注重对学生进行树立创业思想、学好创业本领、落实创业行动的“三创”精神教育。以具有嘉兴人文特征的“厚德、真知、强能”为院训,以“思危思进、自强自立”为院风,在教师中大力倡导“爱生敬业、绝知躬行”,在学生中提倡“尊师互助、博学笃行”。2002年通过了办学水平的合格评估,2007年通过了办学水平优秀评估,2009年被列入全省20所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行列,学院连续19年保持省级“文明单位”称号,被国家农业部评定为“农业职业教育能力建设试点学校”、“全国农业技能鉴定工作先进单位”,还有“浙江省高校就业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