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校本评价的几个问题 彭钢
普通高中校本评价的几个问题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基础教育研究所 彭钢 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1、高中校本评价存在的问题; 2、高中校本评价的内涵与特质; 3、高中学生发展评价的基点和理念; 4、高中学生发展评价的主要方式。 一、高中评价存在的问题 从世界范围看,普通高中课程评价存在两种情况:一是绝大多数国家的高中课程评价包括两部分,即内部评价(校本评价)和外部评价(国家或地区评价);二是少数国家只存在内部评价。 我国的情况正好相反:缺失内部评价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导向发生偏差。由高考压力的巨大作用,校内评价完全追随外部评价,导向上发生严重偏差,校内评价名存而实亡; 2、缺少实施空间。由高度集中而统一的教育管理体制,自上而下的各级各类的综合与单项评价多如 牛毛,学校穷于应付,而真实意义的校本评价无法有效开展; 3、缺少自主意识。校本发展机制尚未建立,学校自主发展的意识不强,因此对指向促进学校、教师、学生发展的校内评价或校本评价缺少内部需要。 校内评价的异化和变质 由于校内评价单纯地适应和追随外部评价,校内评价作为一种内部评价所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价值发生严重变异: (1)无法形成和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发展,甚至于学校自身的发展; (2)无法成为修订教学计划、调控教学实施、改善学校课程的依据; (3)无法为外部评价提供具体、真实、丰富的内在基础,而只能是外部评价在校内的不恰当的延伸。 深度透视:高中学生发展评价 由于受外部评价(主要是高考的压力的指挥)的严重影响,校内对高中学生的发展评价关注重点是以下三点: 1、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教育部组织的调查表明, 69.8%的学生认为学校教育实际(尤其是考试与评价)关注的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现行高中学生发展评价的关注重点 2、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此紧密相关的考试成绩。教育部组织的调查表明,85.4%的学生及78%的社会公众明确表示考试成绩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 3、与考试成绩紧密相关的学生排名、班级排名、年级排名和学校排名。这样的排名不仅在高中存在,在初中和小学中高年级也普遍存在。 董奇教授主持的访谈和调查 目前校内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主要有: (1)许多教师在评价实践中过分关注学生的学业成就,忽视独立思考及批判性思考的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社会责任感等多方面素质,导致师生关系、学生心理健康和个性发展等方面出现一些问题; (2)有些教师缺乏培养和评价学生多元素质的经验,不知道如何科学有效地评价学生的各种素质和能力; 赵德成博士引用的案例 刊载于《东西南北》杂志2002年第8期的一篇文章《中、美教师对一个孩子的不同评价》: 中国教师: “老师说我没有数学脑子……” 美国教师:有数学“特长”,能“优雅”而“创造性”地解决难题…… 这一案例说明了什么? 1、校内评价的异化,失却了促进学生更好发展的功能,成为一种压抑和扼杀; 2、好的评价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使之从自卑走向自信,从厌学变得乐学。 3、好的评价制度设计,能够使校内评价为外部评价提供内在基础。 二、高中校本评价的内涵与特质 校本评价的描述性定义: 校本评价显然是一种内部评价,而非外部评价,是在本校范围内发生的,由学校自主决定的评价;是以调整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促进学生、教师、学校更好发展为核心价值取向的评价;是基于学校理念和学校特色,达成学校特定发展目标的评价,因而不同的学校必然有不同的校本评价,校本评价是多样化的。 (一)发生在学校内部的自主性评价 “内部”意味着什么? 1、一是相对于外部评价(社会、社区、中介组织),是一种内部评价; 2、二是相对于上级评价,是一种“本级评价”或自下而上的评价; 3、三是自我参照性的评价,强调纵向发展的判断,而不进行横向比较,因而是一种自我反思性的评价。 “自主”意味着什么? 1、自为的:以改进和提高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实现学生、教师、学校更好发展为目的,为核心价值判断; 2、自控的:学校是评价的控制和实施主体,有权决定评价的标准、内容、方式、组织等;评价由学校来设计、组织和实施,是学校可以控制的,而非由外部控制的; 3、自律的:有规范、有约束、有责任意识,自觉按照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理念和要求进行。 (二)以促进发展为核心价值取向的评价 《走进新课程》发展性评价的内涵: 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淡化原有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关注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发展中的需要,突出评价的激励与调控功能,激发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内在发展动力,促进其不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二部分 专题二 第一天.ppt
- 第二轮专题复习之二—力和运动.ppt
- 第二部分 专题二 第五天.ppt
- 第二部分 专题二 第三天.ppt
- 第二部分 专题二 第二天.ppt
- 第二部分 专题七 第2讲 高中物理常用解题方法(二) ——极端法、对称法、全过程法、逆向思维法和递推法.ppt
- 第二部分 专题二 第七天.ppt
- 第二部分 专题二 第六天.ppt
- 第九章 第二节 液体(18张PPT).ppt
- 第二部分 专题二 第八天.ppt
- 高中物理 新人教版选修3-2第六章 第二节 传感器的应用课件 (共47张PPT).ppt
-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1第一张第六节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13张.ppt
-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1第一章第二节库仑定律18张.ppt
-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1课件:1.5电势差 (共15张PPT).ppt
-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1课件:1.4.1电势能和电势.ppt
-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1第一章第七节静电现象17张.ppt
-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1课件:1.6 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共19张PPT).ppt
-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1课件:1.4.2电势能和电势.ppt
-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4第十一章第四节单摆(共17张PPT).ppt
-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4第十二章第一节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21张.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