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发动机废气余热利用技的对比分析
发动机废气余热利用技的对比分析; 前言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很快,年均增长率为10%-13%。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汽车保有量的增加,石油消费量急剧增加。在新能源汽车代替传统石油燃料内燃料作为动力的汽车之前,提高内燃机的效率是减少石油消耗、缓解能源危机的重要途径。废热是一种未被充分开发利用的能源,将废热充分的转化为可供自由使用的电能是未来最为有效的利用方式。研究表明排气能量品质较高,有效回收利用这部分能量,对于降低汽车能源消耗、降低CO2排放具有重要的意义。若将废热充分转化为电能可减少CO2排放3%-7%,而在典型的运行工况下能减少排放5%-10%。
如果能有效的回收部分排气的能量使之转化为有用功,就可以进一步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从而提高了整车的综合性能。 ;1、废气余热利用现状
发动机排气余热回收利用技术主要包括废气涡轮增压、采暖、废气再循环、改良燃料、余热制冷、余热发电等方式。目前废气涡轮增压技术和废气再循环技术相对比较成熟,采暖技术只在冬季能被有效利用,用来改善车辆的舒适度和提高汽车的冷启动性能对排气热量利用不充分,而改良燃料只对固定的液体燃料有催化转换的作用,用途较为单一。虽然余热制冷和余热发电技术尚不成熟,但能满足全天候和全工况的使用条件。
从余热制冷和余热发电技术的原理和结构方面进行比较,分析评价两种余热利用方式的特点和关键技术。;1.1 发动机的余热制冷技术
通过回收发动机废气的余热作为能量源来驱动汽车制冷系统,实现汽车的制冷来改善汽车的舒适程度是理想的节能途径。目前已经提出的制冷方式主要有三种:吸收式、吸附式、喷射式。
1.1.1 吸收式制冷
;1.1.2 吸附式制冷
;;;1.2.3 郎肯循环余热发电技术
;2、余热利用系统对比分析;3、展望
(1)随着人们对汽车舒适性要求的提高,余热利用技术的应用将会在各种车辆中得到普及。如:汽车室内温度、座椅的加热和通风、车载冰箱、后视镜加热等。
(2)余热利用技术有望利用在发电机的保温上,来解决寒冷地区汽车冷启动的问题。改善汽车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性。
(3)将温差发电技术与热管技术相结合,能进一步的减少热量的损失,是冷热端产生较大的温差,提高热点转换效率。能促进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谢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