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相及沉积环境.ppt

  1. 1、本文档共3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沉积相及沉积环境 第一节 基本概念 【被动大陆边缘】passive continental margin 又称大西洋型大陆边缘(Atlantic-type continental margin)。即通常所说的稳定大陆边缘,构造上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大陆边缘。其地壳是洋壳到陆壳的过度,大陆和海洋位于同一刚性岩石圈板块内的过渡带,它没有海沟俯冲带,早期裂开阶段位于板块内部,随后被功地随着裂开的板块移动,故无强烈地震、火山和造山运动;它以生成巨厚的浅海相沉积、岩浆活动微弱和地层基本上未遭变形而与活动大陆边缘形成鲜明的对照,被动大陆边缘由宽阔的大陆架、较缓的大陆坡以及缓上坦的大陆陆基组成。 通常年轻的稳定大陆边缘陆架较窄;发育成熟的稳定大陆边缘具有广阔的陆架区。陆架下界(陆架坡折)的平均深度约130米。陆坡的坡度相对于陆架显著增加,世界大陆坡的平均坡度为4度17分,比陆架的坡度大20倍左右。陆坡地形十分崎岖,常被海底峡谷切割。陆基是大陆坡与深海平原之间的过渡区,坡度十分平缓,由巨厚的浊流、等深流和滑塌沉积物绀成,可形成许多海底复合扇。是伸展作用体制下大陆岩石圈减薄和大幅度沉陷形成的活动微弱的大陆边缘。属被动大陆边缘的有非洲边缘(北邮除外)、澳大利亚西和印度半岛的南部边缘等。 被动陆缘的生成源于岩石圈拉伸所导致的上地幔物质上涌,减薄了的地壳通过铲状正断层作用在地表形成复杂的地堑系;来自上地幔的熔岩沿裂隙上升,铺满新出现的海底,最终建造起正常厚度的大洋壳。破裂不整合标志着陆壳断开的时间。随着洋盆扩大,它外侧的陆壳逐渐远离以中脊为代表的热流中心;它的冷却沉陷造就了其上巨厚的被动陆缘沉积岩系。 【活动大陆边缘】 active continental margin 又称主动大陆边缘、太平洋型大陆边缘(Pacific-type continental margin )。洋陆汇聚、大洋板块向毗邻大陆板块之下俯冲消减形成的姒烈活功的大陆边缘。这种大陆边缘有强烈的地震和火山活动。属于活动大陆边缘的安第斯、苏门答腊、亚平宁半岛等。从洋到陆,活动陆缘包括海沟、沟弧间隙、火山弧和弧后盆地等构造单元。 其中海沟是俯冲汗壳开始下插的地力;从它上面刮削下来的深海沉积和洋壳碎片组成混杂堆积,聚集在上盘板块并形成外弧;下插洋壳随深度增加而发生部分熔融形成岩浆,并上升到浅部而成为火山弧。在地质体中准确识别古俯冲带、混杂体和岩浆弧的展布、配置、时代和演化,对重建地质时期板块构造格局有重要意义。 第一节 基本概念 一、沉积相:为沉积环境及在该环境中形成的沉积岩(物)特征的综合。 二、沉积环境:在物理上、化学上和生物上均有别于相邻地区的一块地表,是发生沉积作用的场所。由下列 (要素) 组成: 1、自然地理条件,包括海、陆、河、湖、沼泽、冰川、沙漠; 2、气候条件,包括气候的冷、热、干旱、潮湿; 3、 构造条件,包括大地构造背景及沉积盆地的隆起与坳陷; 4、 沉积介质的物理条件,包括介质的性质(如水、风、冰川、清水、浑水、浊流)、运动方式和能量大小以及水介质的温度和深度; 5、介质的地球化学条件,包括介质的氧化还原电位(Eh)、酸碱度(pH)以及介质的含盐度及化学组成等。 三、沉积岩特征:包括岩性特征(如岩石的颜色、物质成分、结构、构造、岩石类型及其组合)、古生物特征(如生物的种属和生态)以及地球化学特征等。沉积岩特征的这些要素是相应各种环境条件的物质记录,通常构成最主要的相标志。 四、沉积环境与沉积相的关系:沉积环境是形成沉积岩特征的决定因素,沉积岩特征则是沉积环境的物质表现。换句话说,前者是形成后者的基本原因,后者乃是前者发展变化的必然结果。这就是相的概念中沉积环境和沉积岩特征的辩证关系。 五、沉积模式:沃克(Walker,1967)认为沉积模式就是对于沉积环境及其产物、作用过程的高度概括。它既具广泛概括性和代表性的模式,也具代表区域性特征的地方性模式。沃克认为作为一个沉积模式还必须起到以下四方面的作用: a、它必须起到作为对比标准的作用。 b、它必须起到进一步观察的提纲和指南的作用。 c、它必须起到对新的地质环境的“预测者”的作用。 d、它必须起到水动力学解释基础的作用。 对沉积模式可以采用不同分析方法和不同的表现形式(据Reading, 1978),主要有直观模式、事实模式、动态模式、静态模式、比拟实验模式、数学模式。 六、古水流的判别标志及其环境意义 古水流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