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国立中正大学外国语文学系.pdfVIP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牡丹亭-国立中正大学外国语文学系

閱讀越界——記一部十七世紀的 《牡丹亭》木刻印本如何 穿梭時空? 女性閱讀作見證 陳靜媚 國立中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助理教授 論文摘要 《牡丹亭》,一名 《還魂記》,中國晚明文人湯顯祖所作 ,首版刊行於 1598 年 。全劇分為 55 齣 ,故事敘述南宋閨秀杜麗娘 ,於一春日遊園之後 ,因睏倦小 憩 ,在夢中邂逅 ∕媾書生柳夢梅 。杜麗娘後來終因夢醒 ,不得見其所愛 ,抑鬱情 傷而死 ;死後三年 ,其鬼魂又在自宅中巧遇柳夢梅 ;幾經周折 ,最後透過柳生之 助 ,杜麗娘得以還魂回生 ,與柳生婚配 。 《牡丹亭》於 1598 年付梓之後 ,旋即在舞台上 、書肆中引發極大的迴響 。 除湯顯祖本人 ,江浙一帶許多愛好戲曲之士 ,即對此劇進行搬演 ,甚至改編 ;據 估計 ,在作者有生之年 ,就有好幾種刪本 、改本問世 。不僅如此 ,光是在 1598 年後的 50 年內 ,私人及商賈印書者就刊行了至少 10 種號稱忠於原著的版本 ,以 饗讀眾 。 晚明到初清期間 ,讀者與觀眾對 《牡丹亭》的反應最熾 。許多文人 、戲痴用 詩 、文記述他們對此劇的讀 ∕觀後感 。在眾多的讀者當中 ,最受現 、當代學者矚 目的 ,莫過於以俞娘 、小青為首的諸多女子 。這些女子 ,或屬真人 、或實為無聊 文士所捏造 ,留下了許多有關她們拜讀 《牡丹亭》的種種情事 。 在這些女子當中 ,有四位是透過評注 、甚至是出版的方式 ,來為她們的閱讀 經驗作見證 。她們分別是陳同 ,談則 ,錢宜 ,與程瓊 。前三者 (陳 、談 、錢)就 是所謂的吳吳山三婦 ;她們的評注流傳至今 ,原因是錢宜及其夫婿吳人 (吳山) 於 1694 年在其家鄉浙江省錢塘縣出版了附有他們三人評注的 《吳吳山三婦合評 牡丹亭還魂記》一書 。第四位女評論家是程瓊 ,她所評注的 《牡丹亭》—— 《才 子箋注牡丹亭》──於清雍正年間出版於安徽省歙西 。 這四位女子 (陳 、談 、錢 、程 )除了替同一劇本作評 、注之外 ,到底還有什 麼共通點 ?畢竟四人分處不同時空 :陳 (1650-1665)、談 (1655-1675)、錢 (1671-1695 後 ),雖號稱是吳人的三任妻子 ,實則從未謀面 ,更遑論共處一室 。 而程瓊 (1695 後-1734)更是遠在安徽省歙西 。 本文以一則民國革命前夕所記載的讀書志為引 ,企圖勾勒出一幀跨越時空的 女性閱讀史圖 ,而這幀圖的起點是一部二卷十七世紀的 《牡丹亭》木刻印本 。 本文首先將追溯這部書如何在十七世紀末先為三婦中的錢宜所得 ,並且由 她在書的內頁上方空白處親手抄下她自己及其夫婿二位前妻(陳同、談則)對《牡 丹亭》的評注 。這部內含錢宜手稿的 《牡丹亭》後來成為她在 1694 年所刊行的 《吳吳山三婦合評牡丹亭還魂記》的定稿本 。由於此評本的刊行 ,在錢塘當地的 男性文人以及閨秀作家之間引發一場論爭 ,所以本文也將說明為何在此一事件 中 ,識讀 (literate)女子之間醞釀了 、甚至傳承一種跨越時空 、血親 、甚至虛 實對彼此相濡以沫的歸屬感 。 本文接著追蹤這部內含錢宜手稿的 《牡丹亭》如何在十八世紀初被一位後 輩 ,從浙江錢塘帶到安徽歙西 ,輾轉成為程瓊的收藏 。 本文最後披露這部內含錢宜手稿外加程瓊私印的 《牡丹亭》如何在後來的兩 百年間流傳到其他女子的手中 (其中具名者包括陳莊 、二可夫人 ,以及一對母女 慈淑 ,蕙)。 除了藉著說明一本書 (《牡丹亭》)如何在不同的時空中輾轉 ,來勾勒一部女 性閱讀史圖之外 ,本文企圖立論 :在父系父權的社會體制下 ,女性的閱讀或 ∕與 書寫 ,是幫助她們跨越許多藩籬與分隔的利器 ;這些藩籬與分隔——不管是屬於 時間或空間——是可以經由閱讀同一部作品 ,甚至是擁有同一本書這種親密的經 驗 ,而消除的 。也就是說 ,不同時空的女人 ,可以透過閱讀 ∕擁有同一本書 ,而 互相連結 ;她們之間或許沒有血緣關係 ,但卻可以在橫的向度上視彼此為姊妹 , 縱的向度上尊前者為祖先 、後者為子孫 ,而前後傳承 。 閱讀越界 記一部十七世紀的 《牡丹亭》木刻印本 如何穿梭時空為女性閱讀作見證

文档评论(0)

wangsu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