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类型水循环气体型循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碳循环的时间变化 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从古生代初期开始下降。这些数值表示工业革命初期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的倍数 * * 释放二氧化碳的库称为源,吸收二氧化碳的库称为汇 全球碳循环收支:人类活动向大气净释放碳大约为7.0×1015gC/a。其中使用化石燃料释放5.4×1015gC/a,陆地植被破坏释放1.6×1015gC/a。由于人类活动释放的二氧化碳中,导致大气二氧化碳含量上升的为3.3×1015 gC/a,被海洋吸收的为2.0×1015 gC/a,未知去处的汇达到1.7×1015 gC/a。这样,人类活动释放的二氧化碳有大约25%的全球碳流的汇是科学尚未研究清楚的,这就是著名的失汇现象,它已经成为当今生态系统生态学研究中最令人感兴趣的热点问题之一。 为了维持当今全球碳平衡,其焦点不是各个库的碳贮存总量,而是每年碳的去处和动态问题。海洋是最大的碳库,但是它与大气的碳交换主要发生在海洋表面,而海洋表层与深层水之间的碳交换是很缓慢的。陆地植被作为二氧化碳汇的意义。如果说大气二氧化碳增高像“肥料”一样能够提高陆地植物的生产量,并且其速度足够快,也许全球碳循环的失汇现象可能从这里找到答案。 他们把生态系统的碳收入和碳支出的差值定义为生态系统的净生产量,那么NEP若为正值,则表明生态系统是CO2的汇,相反,则表明生态系统是一个CO2的源。 * 二、氮循环 氮是构成蛋白质和核酸的主要元素,在生物学上具有重要意义。氮循环过程非常复杂,很多环节都有微生物参加,循环性能极为完善。 虽然大气化学成分中氮的含量非常丰富,有78%为氮,然而氮是一种惰性气体,植物不能够直接利用。因此,必须通过固氮作用将游离氮与氧结合成为硝酸盐或亚硝酸盐,或与氢结合成氨,才能为大部分生物所利用,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因此,氮被固定后,才能进入生态系统,参与循环。 * 全球氮循环。大气是最大的氮库(3.9×1021gN),土壤和陆地植被的氮库比较小(3.5×1015和95×1015~140×1015gN)。天然固氮包括生物固氮和闪电等高能固氮,生物固氮大约为140×1012gN/a,而闪电固氮接近于3×1012gN/a。当代人工固氮率已经接近或超过了天然固氮。人工固氮包括氮肥生产(大约80×1012gN/a)和使用化石燃料释放(20×1012gN/a)。海洋是一个巨大的无机氮库,可以达到570×1015gN,但是它沉埋于海底,长久离开了生物循环。 大气 3,800,000 陆地有机质 772 活有机体 12 死有机体 760 非有机氮(陆地) 140 地壳 14,000,000 ? 海洋水中 20,000 海洋有机体 901 活有机体 1 死有机体 900 非有机体氮(海洋) 100 沉积物 4,000,000 ? 无机氮总量=1,673 有机氮总量=21,820,240 生物圈中氮(106吨)的分布 (二)氮的循环 * 固氮作用(nitrogen fixation) 参加的包括营自由生活的自生固氮菌,共生在豆科植物根瘤和其他一些植物的根瘤菌,蓝细菌。 固氮作用的重要意义在于: ①在全球尺度上平衡反硝化作用; ②在像熔岩流过和冰河退出后的缺氮环境里,最初的入侵者就属于固氮生物,所以固氮作用在局域尺度上也是很重要的; ③大气中的氮只有通过固氮作用才能进入生物循环。 已知有固氮能力的细菌和藻类很多,但为了方便可把它们分为两个类群: 一类是共生的固氮生物(主要是细菌,但也有真菌和藻类), 另一类是自由生活的固氮生物(包括细菌、藻类和其他一些微生物)。共生的固氮生物主要生活在陆地,而营自由生活的固氮生物在陆地和水域都有。但共生固氮生物在数量上至少要比营自由生活的固氮生物多几百倍。 * 氨化作用(ammonification)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社会学课程教学大纲-大连交通大学教务处.doc
- 社区生活营-疗程式小团体咨商活动-台南家庭教育中心.ppt
- 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性检测指南-上海疾病预防控制中心.doc
- 摄影人胜地北疆~巴音布鲁克天鹅湖那拉提空中草原特克斯喀拉.pdf
- 社群媒体—使用者研究之概念方法与方法论初探.pdf
- 申请建筑物电信设备审验时.ppt
- 深张拉膜生产厂家圳免费景点推荐转载-膜结构车棚.doc
- 深圳图书馆的任务发展目标及服务对象-公共图书馆研究院.doc
-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吉安职业技术学院.doc
- 什么是pva浆料为什么会用pva浆料为什么要少用不用pva浆料.pdf
- 基于人工智能教育平台的移动应用开发,探讨跨平台兼容性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生物实验: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机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信息技术行业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研究及政策建议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人工智能视角下区域教育评价改革:利益相关者互动与政策支持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6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与土地资源化利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音乐与美术教师跨学科协作模式构建:人工智能技术助力教学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航空航天3D打印技术对航空器装配工艺的创新与效率提升》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教育扶贫精准化策略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在区域教育中的应用与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区块链技术在电子政务电子档案管理中的数据完整性保障与优化》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中医护理情志疗法对癌症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提升的长期追踪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