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江大学博士班研究生出席国际会议报告-TamkangUniversity淡.DOCVIP

淡江大学博士班研究生出席国际会议报告-TamkangUniversity淡.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淡江大学博士班研究生出席国际会议报告-TamkangUniversity淡

發表論文全文 93 年 11 月 30 日 報告人姓名 陳昇輝 就讀系所及年級 中文所博二 發表論文全文: 若同學已有PDF檔之論文可將檔案名稱改成”發表論文全文.PDF” 即可直接上傳,不需使用此表格。 《論語》中的子貢形象 發表人:陳昇輝 《論語》一書作為後世儒家的重要經典,除了記述了許多儒家創始人孔子的言行外,尚包含了許多當時人的言行,其中又以孔門弟子的言行佔了多數。根據《史記?仲尼弟子列傳第七》的記載: 孔子曰「受業身通者七十有七人」,皆異能之士也德行:顏淵,閔子騫,伯牛,仲弓政事:有,季路言語:宰我,子貢文學:子游,子夏師也辟,參也魯,柴也愚,由也喭,回也屢空賜不受命而貨殖焉,億則屢中 在上述的記載之中,顏淵、仲弓、季路等人皆是書中出現十分頻繁之人,而子貢亦如是。「端沐賜人,字子貢少孔子三十一歲,而在《史記》的記載中有兩點需要注意,其一就是子貢乃是屬於孔門四科中的「言語」一科,其二則是文後又提到「賜不受命而貨殖焉,億則屢中德行言語政事文學哀公問社於宰我。宰我對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戰栗。」子聞之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八佾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於予與何誅?」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與改是。」公冶長宰我問曰:「仁者,雖告之曰:『井有仁焉。』其從之也」子曰:「何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雍也 宰我問:「三年之喪,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舊穀既沒,新穀既升,鑽燧改火,期可已矣。」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予也有三年之愛於其父母乎?」陽貨 錢穆此處之言,或可為宰我作一平反。雖無證據能說明錢穆之說詞果為真,然宰我既列於四科之一,其程度亦當不差,過多之貶詞,亦有令人懷疑之處。若從宰我之言行觀之,則所謂的「言語」一科,似與言辭、辯論有關。 而同樣列於言語一科的子貢,根據《論語》的記載,亦可從幾方面見其善於言辭,首先,是對於孔子所言的理解: 冉有曰:「夫子為衛君乎?」子貢曰:「諾。吾將問之。」入,曰:「伯夷、叔齊何人也?」曰:「古之賢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為也。」述而 冉有對於孔子會否幫助衛君輒與其父蒯聵相抗心存疑慮,故請子貢問之。而子貢見孔子時並非直接以該事問孔子,而是以歷史上的相關事件來請教孔子,從中瞭解孔子的想法,知道子不會去幫助一個只想要國家而不管父親的輒。從此處就可以知道子貢不但對於歷史十分嫻熟,更能從孔子的回答之中,瞭解孔子的真實想法,這是十分不容易的。其次,則是孔子對子貢的稱許: 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學而 孔子曾經對伯魚不學《詩》,無以言季氏,而孔子此處稱許子貢可與言「詩」,從朱注與本文配合來看,表示的是子貢能夠通達事理之人,這點是沒有疑問的。 此外,今人應裕康曾於其〈從《論語》看子貢之言行〉一文說道子貢之善於言語,可從其善於能夠化孔子之言,以為己言之處看出。應裕康曾以《中庸》第十三章〈道不遠人〉與《論語》〈我不欲人〉章;《論語》〈貧而無怨〉章與〈富而無驕〉章等為例,說明子貢之善化孔子語言。但是從《論語》一書之中,吾人無法對孔子之言行有一清楚之繫年,應裕康此中所舉之例,皆以孔子為先,子貢後之,因此子貢之言與皆是化孔子而來,雖未必為非,但卻過於臆測,可信度可以再加商榷。 所以如果綜合宰我與子貢在《論語》中的表現來看,所謂的「言語」一科,只的應當是能達事理,且善於辭說之人。《孟子》中亦言:「宰我、子貢善為說辭孔子兼之,曰:『我於辭命,則不能也。』公孫丑上,公會吳于橐皋,吳子使大宰嚭請尋盟。公不欲,使子貢對曰:「盟,所以周信也,故心以制之,玉帛以奉之,言以結之,明神以要之。寡君以為苟有盟焉,弗可改也已。若猶可改,日盟何益今吾子曰『必尋盟』,若可尋也,亦可寒也。」乃不尋盟而從事這類工作的條件,當然須得通達事理,善於言辭。從子貢與孔子間的對話看來,子貢的確是有這個條件的。因為連孔子都說「賜也達,於從政乎何有?」雍也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子路,而子貢能從事於此,亦可從孔子對子貢的介紹中看出。 二、孔子對子貢的評介 孔子在《論語》中常與弟子對答,亦常回答別人對於自己弟子的提問。以下就以此討論孔子對子貢的認識。對於子貢能從事的工作,可以從以下這幾則中看出一些端倪: 子貢問曰:「賜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璉也。」公冶長 子貢問孔子對自己的評價,孔子說他是「器」,所謂的「器」皇侃解為「器用之人」,朱

文档评论(0)

zhuw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