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临漳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原卷版).doc

河北省临漳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原卷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河北省临漳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原卷版)

高一历史月考 命题人: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30.0分) 1.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农业方面的成就突出,其主要表现是 A. 铁犁牛耕的使用 B. 曲辕犁的推广 C. 经济重心的南移 D. 高转筒车的出现 2. 汉唐之间,民间将土地的占有者称为“豪强”或“兼并之徒”,而入宋以后,则“公然号为田主矣”。这表明 A. 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B. 小农经济遭遇危机 C. 土地兼并得到认可 D. 农民生活艰难困苦 3. 标志着我国精耕细作传统农业在唐代发展到一个新水平的是 A. B. C. D. 4. 《管子》记载:“今铁官之数曰:一女必有一鍼(针)、一刀,若(然后)其事立;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铫,若其事立;行服连轺(小马车)辇者,必有一斤、一锯、一锥、一凿,若其事立;不尔而成事者,天下无有.”由此可知当时 A. 各行业分工比较细致 B. 精耕细作农业技术已经成熟 C. 官营冶铁业相当发达 D. 铁器在生产生活中地位重要 5. 在我国古代小农经济中,家庭手工业的主要内容是 A. 纺织 B. 制瓷 C. 冶铁 D. 煮盐 6. “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无空虚之屋……买卖昼夜不绝,夜市三、四鼓,游人始稀;五鼓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这种情形最早在哪个朝代普遍出现? A. 汉朝 B. 唐朝 C. 宋朝 D. 清朝 7. 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了 A. 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B. 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C. 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D. 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 8. “城市”一词是近代才使用的,中国古代典籍则较少将城与市连在一起用。杜甫在《征夫》一诗中云:“路衢唯见哭,城市不闻歌。”这里的城市,未必是现代城市的含义,可以说有城而少市,毋宁称城邑或城堡。这段材料反映了当时的“城市” A. “城”与“市”完全分离 B. 偏重于政治军事功能 C. 商业活动限制严格 D. 经济功能在不断削弱 9. “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下列观点与此观点相近的是 A. “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 B. “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补,而非求以相病” C. “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 D. “夫工固圣王之所欲,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者” 10. 明清统治者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其主要影响有 ①保护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②失去了开拓海外市场的契机 ③避免了西方的殖民侵略 ④阻碍了中外民间的贸易往来。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11. 下列言论中,最符合中国古代明清时期国家基本经济政策的是 A. “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B.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C. “待农而食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 D. “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 12. 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1钱。这一举措 A. 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 B. 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 C. 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 D. 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 13. 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日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 A. 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B. 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 日常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 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14. 如图是某同学的历史课堂笔记。其内容所对应的历史时期是 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 A. 鸦片战争后 B.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 甲午中日战争后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15. 1897年,有人指出:“中国创行西法已数十年,皆属皮毛,空言无补。至今两年来,忽大为变动,如邮政、银行、铁路,直见施行,今天津亦有小轮,风气之开,人力诚难阻隔也。”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维新变法运动迅速兴起 B. 政府大力扶持官督商办企业 C. 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减少 D. 政府放宽了兴办实业的限制 16. 有学者认为,徽商胡雪岩“垄断蚕丝,冀获暴利。此既为出口大宗,适光绪九年(1883年)外国丝市不振,洋商不购,而胡氏存货山积,悉归腐敝。由是尽丧其资,波及全国,钱庄分设各地者,纷纷倒闭,而胡氏一蹶不振”。在该学者看来,胡雪岩破产的主要原因是 A. 没有投资近代工矿企业 B. 买办商人势力的恶性竞争 C. 金融业形势发生了变化 D.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 17. 据国民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