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物: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期末综合复习题(新人教版必修3).doc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学习要求
基本要求 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发展要求 尝试构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基础训练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1.多细胞生物的体液包括 ( )
①细胞内液 ②血浆 ③淋巴 ④组织液 ⑤消化液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2.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内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人体内的全部液体 B.人体细胞内的液体
C.人体循环系统内的液体 D.人体细胞外的液体
3.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
B.人体的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C.人体内的所有液体统称细胞外液
D.人体内细胞通过细胞外液与周围环境交换物质
6.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血浆成分渗出毛细血管就成为组织液 B.组织液渗入毛细血管就成为血浆
C.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就成为淋巴 D.淋巴渗出毛细淋巴管壁就成为组织液
7.请完成下列有关体液的概念图: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8.下列各组化合物中,都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 )
A.CO2、血红蛋白、H+、尿素 B.呼吸氧化酶、抗体、激素、H2O
C.Na+、O2、葡萄糖、血浆蛋白 D.Ca2+、载体、氨基酸
9.下列关于血浆中水的来源的叙述最合理的是 ( )
A.组织液 B.血浆、消化道
C.消化道、组织液、淋巴 D.淋巴、组织液
(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
10.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 A. B.C.K和 D.Na+和C1
A.内环境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蛋白质
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C.正常人血浆的pH稳定在7.35~7.45之间,与内环境中含有的HCO3-、HPO42-等离子有关
D.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
(四)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12.直接参与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气体交换的系统是 ( )
A.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 B.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
C.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 D.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
能力提升
13.长时间行走使脚掌磨出了水泡,几天后水泡消失。此时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渗入 ( )
A.组织细胞 B.毛细血管和各级动脉、静脉
C.各级动脉和静脉 D.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14.右图是人体内环境示意图。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降低,会图中A. B. C. D.16.A、B、表示结构,a、b、c、d表示液体。请据图分图中A、B、C分别表示的结构是:A。
a~d中不属于内环境的是。a~d四物质交换概况图中a~d,浓度最高、最低的分别是,浓度最高、最低的分别是。a~d之间既彼此分离,又相互联系。a和b之间隔b和d之间隔以,b和之间隔以b的来源有b的去向有
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学习要求
基本要求 1.说明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
2.简述稳态的调节机制。
3.实验“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要求学会推测、比较、数据处理、测量的方法,能利用事实证据和逻辑思维方法归纳出实验结论并对其进行辩护。 发展要求 关注内环境与健康的关系。 基础训练
(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1.内环境的稳态是指 ( )
A.由于血浆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使内环境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B.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C.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使各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D.一般健康人的体温始终接近37℃
2.体温过高或过低对人体都有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