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福建省泉州七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命卷人:陈国杨)
一、填写(6分)
1、补写名句名篇(任选三题)
(1) , ,万类霜天竞自由。(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那河畔的金柳, ;波光里的艳影, 。(徐志摩《再别康桥》)
(3)(轲)又前为歌曰:“ , !”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荆轲刺秦王》)
(4)子曰:“ 思而不学则殆。” “君子喻于义, 。”
二、文言文阅读(28分)
(一)阅读文言文段,完成2-4题(每题2分,共6分)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越国以鄙远夫晋,何厌之有厌既东封郑越国以鄙远 (表顺承,连词) 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顺承,连词)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代词,指代使者)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代词,指代那件事)
焉用亡郑以陪邻? (疑问副词,为什么)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
D、①行李之往来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
4、下列加点词的词类活用与例句相同用法的一项是( )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越国以鄙远朝济而夕设版焉 供其乏困阙秦以利晋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文章一开始,就连用破虏收进略至六个动词,写出秦军所向披靡,燕国危如累卵的形势,使故事一开始就笼罩着紧张的气氛,为后面故事的展开定下了悲剧的基调。 太子恐惧,心急如焚,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一语,婉转含蓄,微带责难,使他与荆轲之间的矛盾。 荆轲在此危难之际,毅然回答,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体现他言必信,行必果的侠义精神。他提出要取信秦王,献樊将军首和燕督亢地图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尝数从其下乡南昌亭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熟视之,俯出胯下,匍匐。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及项梁渡淮,信仗剑从之,居麾下,无所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坐法当斩,信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与语,大悦之,言于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 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于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节选自《史记?准阴侯列传》)、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若虽长大,好带刀剑 长大:长大成人B、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 亡:死亡C、数以策干项羽 数:几次D、信往,不为具食 具:吃饭器具、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B、不及以闻,自追之C、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D、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下列句子分别编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福建省厦门六中高三数学10月月考试题 文.doc
- 福建省厦门六中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数学文).doc
- 福建省厦门六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
- 福建省厦门六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试题(英语).doc
- 福建省厦门六中高二数学10月月考试题.doc
- 福建省厦门六中高二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会员独享】.doc
- 福建省厦门六中高二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理【会员独享】.doc
- 福建省厦门市双十中学上学期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英语.doc
- 福建省厦门市双十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
- 福建省厦门市同安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
- 浙江省县域教研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模拟考试技术试题-高中信息技术2.docx
- 湖南省岳阳市云溪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docx
- 浙江省杭州市北斗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2.docx
- 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三理科化学第16周限时训练.doc
-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2.docx
- 云南省玉溪市峨山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四月份月考生物试题.doc
- 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第三次诊断考试历史试题.docx
- 山东省菏泽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 山东省菏泽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数学试题(A)含解析.docx
-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高三仿真(一)文科综合试题.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