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600MW超临界锅炉技术讲解讲课.ppt

  1. 1、本文档共2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600MW超临界锅炉技术讲解讲课.ppt

超 临 界 直 流 锅 炉 技术讲课;超临界参数锅炉特点;超临界锅炉工作原理及基本型式 ;;管内三类受热面无固定分界点;G – 工质流量 Kg i – 工质进口欠焓 KJ/Kg q – 管子平均热负荷 KW/m2 r – 蒸发潜热 KJ/Kg d – 管内径 m 沿直流锅炉管子工质的状态和参数不断变化;二、直流锅炉的特点 本质特点 无汽包 工质一次通过各受热面,强迫流动 受热面无固定界限 水冷壁中工质流动特点 受热不均对流动影响 水动力多值性 有脉动现象 给水泵压头大;;传热过程特点 在水冷壁中工质干度 x 由0 1,因此第二类传热恶化一定出现 热化学过程特点 要求给水品质高 控制调节过程特点 直流锅炉对自动控制系统要求高,原因如下;设计、制造、安装特点 直流锅炉适用于任何压力 蒸发受热面可以任意布置 节省金属 制造方便;§2 蒸发受热面主要形式 一、早期采用的形式 本生型,即多次串联垂直上升管屏式 苏尔寿式,即多行程迂回管屏式 拉姆辛型,即水平围绕上升管圈式式 ;垂直上升管屏式 1-垂直管屏;2-过热器;3-外置式过渡区;4-省煤器;5-空气预热器; 6-给水如口;7-过热蒸汽出口;8-烟气出口 ;回带管屏式 1-水平回带管屏;2-垂直回带管屏;3-过热蒸汽出口;4-过热器; 5-外置式过渡区;6-省煤器;7-给水入口;8-空气预热器;9-烟气出口 ;水平围绕管圈式 1-省煤器;2-炉膛进水管;3-水分配集箱;4-燃烧器;5-水平围绕管圈; 6-汽水混合物出口集箱;7-对流过热器;8-壁上过热器;9-外置式过渡区;10-空气预热器 ;二、现代直流锅炉采用的形式 由于锅炉向大容量、高参数发展;采用了膜式水冷壁;滑参数运行和给水处理技术发展。因此直流锅炉形式有了很大的变化。 一次垂直上升管屏式(UP型) 炉膛下部多次上升、炉膛上部一次上升管屏式(FW型) 螺旋围绕上升管屏式 ;一次垂直上升管屏式(UP型);FW型;螺旋围绕上升管屏式;§3 本机组特点 一、结构与技术特性 本厂660MW机组采用的是SG2150/25.4型直流锅炉 。是上海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引进美国 ALSTOM成熟技术开发的超临界锅炉。本锅炉为超临界参数变压运行螺旋管圈直流炉,单炉膛、一次中间再热、采用四角切圆燃烧方式、平衡通风、固态排渣、全钢悬吊结构Π型锅炉、露天布置燃煤锅炉。炉膛宽度18816mm,炉膛深度18816mm,水冷壁下集箱标高为8000mm,炉膛高度68680mm, 炉顶管中心标高76980mm,锅炉容积热负82.56KW/m3,截面热负荷(BMCR):4.946 KW/m2有效的投影辐射受热面热负荷(BMCR):152.3KW/m2燃烧器区域面积热负荷(BMCR)1.875KW/m2炉膛出口烟温(末再出口BMCR):955℃,屏底烟温(BMCR):1320℃。;超临界锅炉的结构 ;本体结构图; 锅炉炉前沿宽度方向垂直布置2只汽水分离器,其进出口分别与水冷壁和炉顶过热器相连接。每个分离器筒身上方切向布置4根不同內径的进口管接头、2根至炉顶过热器管接头和一个疏水管接头。当机组启动,锅炉负荷低于最低直流负荷30%BMCR时,蒸发受热面出口的介质流经分离器进行汽水分离,蒸汽通过分离器上部管接头进入炉顶过热器,而水则通过两根疏水管道引至一个连接球,连接球下方设有两根管道分别通至除氧器和大气式扩容器,每根管道上设有调节阀,可根据不同状况控制分离器水位和对工质和热量的回收。在大气扩容器中,蒸汽通过管道在炉顶上方排向大气;水进入冷凝器储水箱。 炉膛由膜式壁组成。从炉膛冷灰斗进口(标高7000mm)到折焰角下约1m处炉膛四周采用螺旋管圈,管子规格为Φ38.1mm,节距54mm。在此上方为垂直管圈,管子规格为Φ34.9mm,节距56mm。 炉膛上部布置有分隔屏过热器、后屏过热器和高温再热器,水平烟道布置高温过热器,尾部烟道布置有低温再热器和省煤器。 锅炉燃烧系统按中速磨冷一次风直吹式制粉系统设计。24只直流式燃烧器分6层布置于炉膛下部四角,煤粉和空气从四角送入, 在炉膛中呈切圆方式燃烧。 过热器汽温主要通过煤水比调节和两级喷水来微量控制。再热器汽温采用燃烧器摆动调节,再热器进口连接管道上设置事故喷水。 尾部烟道下方设置两台三分仓受热面旋转容克式空气预热器。;§4 蒸发受热面

文档评论(0)

youngyu0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