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代文化内涵常识之礼仪制度.ppt
一、古代的爱情、婚姻与家庭 “花烛之典”、 “合牢而食, 合卺而饮”。 建立婚姻关系的礼仪 一、古代的爱情、婚姻与家庭 成妇之礼: 建立婚姻关系的礼仪 首先新娘要拜见公婆,然后叩拜男方祖先,拜见仪式分别在举行婚礼的次日或三日后进行。 一、古代的爱情、婚姻与家庭 成妇之礼: 建立婚姻关系的礼仪 “洞房昨夜停红烛, 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 画眉深浅入时无?” 一、古代的爱情、婚姻与家庭 成妇之礼: 建立婚姻关系的礼仪 “新妇见舅姑” “新妇馈舅姑” “舅姑飨新妇” “新妇拜宗庙” 一、古代的爱情、婚姻与家庭 六礼的演变: 建立婚姻关系的礼仪 宋朝时, “问名”并入“纳采”, “请期” 并入“纳征”, “六礼”合并为四礼。 后《朱子家礼》中又把“纳吉”删去, “六礼”最终变为“纳采”、“纳征”、“亲迎”三礼。 一、古代的爱情、婚姻与家庭 古代称解除婚姻关系为“出妻”、“绝婚”、“来归”、“休妻”。 离婚与改嫁 一、古代的爱情、婚姻与家庭 解除婚姻关系的条件 七出:不顺父母去; 无子去; 淫去; 妒去; 离婚与改嫁 有恶疾者去; 多言去; 盗窃去。 一、古代的爱情、婚姻与家庭 不得解除婚姻关系的约束 三不去: “有所娶无所归,不去; 与更三年丧,不去; 前贫贱后富贵,不去。” 离婚与改嫁 古代的礼制 一、中国古代的礼仪制度 古今“礼仪”概念的区别 古:囊括了国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一切典章制度 以及个人的伦理道德修养、行为准则规范 今:一般只有礼节和仪式的意思。 在礼仪的建立与实施过程中,孕育出了中国的宗法制 礼仪的本质是治人之道,是鬼神信仰的派生物。 人们认为一切事物都有看不见的鬼神在操纵, 履行礼仪即是向鬼神讨好求福。因此, 礼仪起源于鬼神信仰,也是鬼神信仰的一种 特殊体现形式。 三礼”(《仪礼》、《礼记》、《周礼》)的出现标志着礼仪发展的 成熟阶段。 宋代时,礼仪与封建伦理道德说教相融合, 即礼仪与礼教相杂,成为实施礼教的得力工具之一。 行礼为劝德服务,繁文缛节极尽其能。 (一)、礼仪的起源 春秋时期的孔子(公元前551一前479年),他把“礼”推向了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他要求所有的人都要“克己复礼”,教育他的弟子们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食”。总之,为了“礼”的需要,可以舍弃一切 。到了汉武帝时期,“废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治国方略确立后,礼仪作为社会道德、行为标准、精神支拄,其重要性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 《仪礼》 《仪礼》文字艰涩,内容枯燥,治史者对它望而生畏。但本书是“三礼”中成书较早的一部,据考古材料及古文献所知,商、周统治者有名目繁多的典礼,其仪节日益繁缛复杂,非有专门职业训练并经常排练演习者,不能经办这些典礼。 《礼记》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礼记》的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意,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作人的准则。实际上,这部九万字左右的著作内容广博,门类杂多,涉及到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历史、祭祀、文艺、日常生活、历法、地理等诸多方面,几乎包罗万象,集中体现了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学和伦理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 中国古代礼仪 《周礼》 《周礼》展示了一个完善的国家典制,国中的一切都井然有序,富于哲理。三读之后,令人顿生治天下如指之掌中的感觉 (二)、“五礼”的内容 吉礼 凶礼 军礼 宾礼 嘉礼 古代的政治礼仪 祭地:夏至是祭地之日,礼仪与祭天大致相同 汉代称地神为地母,说她是赐福人类的女神,也叫社神。最早祭地是以血祭祀。汉代以后,不宜动土的风水信仰盛行。祭地礼仪还有祭山川、祭土神、谷神、社稷等。 祭天 宗庙之祭 :宗庙制度是祖先崇拜的产物。人们在阳间为亡灵建立的寄居所即宗庙 祭祀时行九拜礼:“稽首”、“顿首”、“空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肃拜” 祭地与祭宗庙 2、凶礼 丧礼 对天灾人祸表达哀吊的礼仪 古代丧葬制度 埋葬制度 居丧制度 丧礼制度 丧服制度 等级分明、形式繁缛 关于埋葬制度 墓、茔——兆域——坟、冢 对同类尸体的态度:从弃之原野到掩埋保护 “古也墓而不坟”——《礼记·檀弓上》 墓祭的普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厦门大学全景介绍说明.pptx
-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概况复习课程.ppt
- 厦门大学国际经济法教学教材.ppt
- 厦门大学大学化学分子结构8讲解材料.ppt
- 厦门大学大学化学化学热力学1宣讲培训.ppt
- 厦门大学大学化学化学热力学2讲解材料.ppt
- 厦门大学大学化学化学热力学3教材课程.ppt
- 厦门大学大学化学原子结构7知识讲稿教程文件.ppt
- 厦门大学大学化学氧化还原6讲解材料.ppt
- 厦门大学大学物理绪论演示教学.ppt
- 2025届衡阳市第八中学高三一诊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湖南省娄底市双峰一中等五校重点中学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天水市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金华市重点中学高三考前热身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北京市石景山区第九中学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江苏扬州市202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江苏省南通市高级中学高考物理五模试卷含解析.doc
- 广东省清远市华侨中学202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辽宁省凤城市2025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考仿真卷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