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校本课程有效开发与实施的研究课题报告_精品.doc

农村小学校本课程有效开发与实施的研究课题报告_精品.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村小学校本课程有效开发与实施的研究课题报告_精品

《农村小学校本课程有效开发与实施的研究》课题报告 河南寨镇中心小学课题组 执笔人:郎国瑞 王海文 一.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校本课程开发“(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简称SBCD)思想源于20世纪60—70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学校,针对国家/州政府课程开发的弊端,要求政府明确在国家课程计划框架内的权力分配,把一部分权力下放给学校,强调学校、地方一级的课程运作,主张学校的教师、学生、家长、社区代表等参与课程的决策,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实现课程决策的民主化。在短短几十年时间里,这一思想很快波及到世界上众多国家,许多国家出台了把课程的决策权部分下放给学校的课程政策,产生了在“校本课程开发”理念支配下的多种操作模式。 我国长期以来严格执行中央集权课程政策。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试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课程决策权开始逐步下放。1992年,原国家教委颁布《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第一次在课程中规定了地方课程,同时实行了一纲多本的课程选用原则。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出台《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要“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2001年6月教育部颁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课程。自此,我国学校、教师在课程决策中的地位得到彻底改变,成为课程决策的中心。 (二)研究意义 目前,我国许多教育家和普通教育工作者,均参与到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工作中来,推动了校本课程的建设进程。但是,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过程中,专家学者的理论探讨多,教育部门的鼓励倡导多,个人见解多,但反映教学实践与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少。我县自2000年以来,各学校掀起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热潮,以地方资源为特色,以学校传统为特色的校本课程得到开发与实施。纵观我县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工作,可以看到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等特点,但对于已有的实践研究,还是可以看出很多不足,例如:(1)部分教师对校本课程认识仍有偏颇,认为校本课程就是开发教材,就是一套文本资料。(2)部分学校校本课程教材的编写缺乏系统,内容间只有横向联系,没有纵向挖掘,缺少连贯和深入性。(3)开发的教材内容,在安排与实施中,没有体现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4)校本课程活动的组织和实施,缺乏具体明确的方法途径与模式,随机发挥现象严重。 作为教育资源相对薄弱的农村学校,我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工作也存在以上各种问题,严重阻碍了校本课程工作的推进。为了弥补农村小学课程资源缺口,满足学生全面和个性发展需要,我校确定《农村小学校本课程有效开发与实施的研究》作为研究课题,进行科学实践研究。 (三)核心概念的界定  充分利用当地和学校课程资源而开发多样性、可供选择的课程。 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 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教师一旦参与课程开发,学有了原动力课程理论,开发知识得到极大更新和补充。不再仅仅是课程实施者,而是以一个研究者的身份课堂教学实践,对自己的进行深刻反思。教师的专业意识、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到有效提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eunk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