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古文之、其、以、于.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文古文之、其、以、于

“之、其、以、于”积累 之? (一)代词?, 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他(她)(他们)”、“它(它们)”。如:?①秦人视之,亦不甚惜(《阿房宫赋》) ?②先妣抚之甚厚(《项脊轩志》)③?他日汝当用之。(《项脊轩志》)? ④及今思之(《与妻书》)⑤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逍遥游》)⑥ 2.指示代词,“这”。如: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①吾充吾爱汝之心(《与妻书》)?②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阿房宫赋》)③游于赤壁之下(《赤壁赋》)④三五之夜(《项脊轩志》) 2.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如:?①纵一苇之所如(《赤壁赋》)?②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与妻书》)③以汝之有身也(《与妻书》)?④汤之问棘也是已(《逍遥游》)⑤不知老之将至(《兰亭集序》)⑥匪女之为美(《静女》)⑦氓之蚩蚩(《静女》) 3.音节助词,无义。如:?①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②第以今日事势观之(《与妻书》)③吾能之乎?(《与妻书》)④向之所欣(《兰亭集序》) 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如:①何陋之有?(《陋室铭》)? 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如:①凌万顷之茫然?(《赤壁赋》)②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兰亭集序》)? (三)作动词,“到”、“往”。如:①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②杳不知其所之也(《阿房宫赋》 其? (一)代词? 1.作第三人称代词,“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如:①人亦念其家(《阿房宫赋》)②杳不知其所之也(《阿房宫赋》)③而不知其所止(《赤壁赋》)④何为其然也(《赤壁赋》)⑤助天下人爱其所爱(《与妻书》⑥其翼若垂天之云(《逍遥游》) 2.“你”。如:不思其反(《氓》) 3.“自己”。如:卒不忍独善其身(《与妻书》) 4.指示代词,可译为、“那”、“这”。如:①吾亦望其言是实(《与妻书》)②其声呜呜然(《赤壁赋》)③其后六年(《项脊轩志》) 二.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规劝、希望、揣测等语气。①汝其勿悲;②汝其善抚之;③其时时于梦中得我(《与妻书》) 三.形容词词头,不译。如:静女其姝。静女其娈(《静女》) 以? (一)介词? 2.“凭借”“按照”“依靠”等。?①奚以知其然也。《逍遥游》 ②则足以拒秦(《阿房宫赋》)③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与妻书》) ??④第以今日事势观之(《与妻书》)?⑤去以六月息者?(《逍遥游》 3.“把”。如:①教其以父志为志(《与妻书》)②必以告妾(《与妻书》)③以尔车来,以我贿迁(《静女》)④肇锡余以嘉名(《离骚》)⑥引以为流觞曲水(《兰亭集序》)⑦秋以为期(《静女》) 4.“用”。如: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与妻书》) (二)连词? 1.表示目的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如:①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赤壁赋》?②以当南日(《项脊轩志》)③以望复关(《静女》)④以游无穷(《逍遥游》)⑤亦足以畅叙幽情(《兰亭集序》) 表示目的关系,“用来”。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项脊轩志》) 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如:①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与妻书》 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如:①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逍遥游》)②以汝之有身也(《与妻书》)?③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兰亭集序》) (三)动词(属于实词), 1.“已”,停止。如: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赤壁赋》 于? 介词“于”的主要用法有:? 1.“在”。如:?①游于赤壁之下(《赤壁赋》)③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项脊轩志》)?④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⑤不能喻之于怀(《兰亭集序》)⑥俟我于城隅(《静女》) 2.“到”。如:①辇来于秦(《阿房宫赋》)②海运则将徙于南冥(《逍遥游》)? 3.“被”。如:?①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赤壁赋》)? 4.“比”。如:①多于南亩之农夫(《阿房宫赋》)②其制稍异于前(《项脊轩志》) 5.“由于”“因为”。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二章》)? 6.“和”。如:①室西连于中闺(《项脊轩志》) 7.“从”。如:?①月出于东山之上(《赤壁赋》) 8.“给”。如:①托遗响于悲风(《赤壁赋》) 9.“对”。如:①欣于所遇(《兰亭集序》)②亦将有感于斯文(《兰亭集序》③彼于致福者(《逍遥游》) “而”字的常见用法: (1)用作词: 侣鱼虾而友麋鹿羽化而登仙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而今安在哉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④表因果 耳得之而为声 ⑤表修饰,连接状语和谓语,可不译,或译为“地” 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呱呱而泣 余扃牖而居 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