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物理课件 第五章 第二讲 《动能定理及其应用》.
[思路点拨] A与B间的距离与物块在后2 s内的位移大小相等;水平力F为变力,求功时应使用动能定理,注意选取研究过程. [课堂笔记] (1)在3 s~5 s内物块在水平恒力F作用下由B点匀加速运动到A点,设加速度为a,A与B间的距离为s,则 F-μmg=ma a= m/s2=2 m/s2 s= at2=4 m. 即A与B间的距离为4 m. (2)设整个过程中F做的功为WF,物块回到A点时的速度为vA,由动能定理得:WF-2μmgs= mvA2 vA2=2as 由以上两式得WF=2μmgs+mas=24 J. [答案] (1)4 m (2)24 J 求水平力F在5 s内对物块所做的功时,也可以分段处理:如前3 s内,WF1=μmgs,后2 s内,WF2=F2s,然后得WF=WF1+WF2. (16分)(2010·金坛模拟)如图5-2-5所示,一条轻质弹簧左端固定在竖直墙面上,右端放一个可视为质点的小物块,小物块的质量为m=1.0 kg,当弹簧处于原长时,小物块静止于O点,现对小物块施加一个外力F,使它缓慢移动,将弹簧压缩至A点,压缩量为x=0.1 m,在这一过程中,所用外力F与压缩量的关系如图5-2-6所示.然后撤去F释放小物块,让小物块沿桌面运动,已知O点至桌边B点的距离为L=2x,水平桌面的高为h=5.0 m,计算时可用滑动摩擦力近似等于最大静摩擦力.求(g取10 m/s2): (1)在压缩弹簧的过程中,弹簧存贮的最大弹性势能; (2)小物块到达桌边B点时速度的大小; (3)小物块落地点与桌边B点的水平距离x′. [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时应注意以下三点: (1)F-x图象与x轴所围面积为变力F做的功; (2)弹簧存贮的弹性势能对应弹簧的弹力所做的负功的值; (3)F-x图象中x=0时对应F的含义. [解题样板] (1)取向左为正方向,从F-x图象中可以得出,x=0时对应的F的值为小物块与桌面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即Ff=1.0 N.………………………… (2分) 设压缩过程中克服弹簧的弹力做功为W弹. 由动能定理得:WF-Ffx-W弹=0.(2分) 由F-x图象可知,WF= ×0.1 J=2.4 J.(2分) 解得:W弹=2.3 J …………………………………… (1分) 故弹簧存贮的弹性势能为Ep=W弹=2.3 J. ………… (1分) (2)对小物块从A点到B点的运动过程,应用动能定理得: W弹-Ff·(L+x)= mvB2-0 ………………………(2分) 解得:vB=2 m/s. ………………………………… (2分) (3)小物块从B点开始做平抛运动h= gt2………(2分) 得下落时间t=1 s(1分) 所以水平距离x′=vBt=2 m.…………………… (1分) [答案] (1)2.3 J (2)2 m/s (3)2 m 本题以弹簧为载体,结合图象来综合考查动能、动能定理的内容.这种综合度大,但试题并不是太复杂、难度并不是太大的情况在高考试卷中常有出现,这类题的综合信息强,要求学生的能力也相对较高,使高考命题与新课标的要求靠得更紧密一些,是近年高考命题的基本趋势. 1.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在光 滑地面上运动,前进一段距离之后速度大小为v,再前进一段距离使物体的速度增大为2v,则 ( ) A.第二过程的速度增量等于第一过程的速度增量 B.第二过程的动能增量是第一过程的动能增量的3倍 C.第二过程合外力做的功等于第一过程合外力做的功 D.第二过程合外力做的功等于第一过程合外力做功的2倍 解析:由题意知,A选项正确.由动能定理知W1= mv2,W2= m(2v)2- mv2= mv2,故B正确,C、D错. 答案:AB 2.某物体同时受到两个在同一 直线上的力F1、F2的作用, 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 力F1、F2与位移s的关系 图象如图5-2-7所示, 在物体开始运动后的前 4.0 m内,物体具有最大动能时对应的位移是 ( ) A.2.0 m B.1.0 m C.3.0 m D.4.0 m 解析:由题图知s=2.0 m时,F合=0,此前F合做正功,而此后F合做负功,故s=2.0 m时物体的动能最大. 答案:A 3.人用手托着质量为m的物体,从静止开始沿水平方 向运动,前进距离l后,速度为v(物体与手始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三专题:关于碰撞问题的复习.ppt
- 高三一轮物理复习第七讲机械振动与机械波总复习.ppt
- 高三一轮物理复习第十讲恒定电流.ppt
- 高三一轮物理复习第八讲热学.ppt
- 高三二轮复习目标与策略的研究.ppt
- 高三备考策略(下午).ppt
- 高三复习 振动和波.ppt
- 高三复习 磁场.ppt
- 高三复习实验课件电阻的测量.ppt
- 高三复习 简谐运动,简谐运动的图像.ppt
- 高中物理课件 第四章 第二讲 《圆周运动及应用》..ppt
- 高中物理课件 第七章 第二讲 《 机械波及波动图像》..ppt
- 高中英语 Module 3 《The Violenceof Nature》.ppt
- 高中物理课件 第一章 第一讲《力的平衡》.ppt
- 高中英语 Module 3 Theviolenceofnature全.ppt
- 高中英语 Module 4 SandstormsinAsia全1.ppt
- 高中英语 Module 3 《TheViolenceofNature》Culturalcorner1.ppt
-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二第三单元第10课《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doc
- 高中物理课件 第二章 第一讲 《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匀速直线运动》.ppt
-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系列《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6单元 《项脊轩志》公开课教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