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18课 现代文学和美术讲解材料.ppt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8课 现代文学和美术讲解材料.ppt

第18课 现代文学和美术 了解并掌握现代欧美文学和美术方面的主要成就(人物和代表作“对号入座”)。 重点?:以德莱赛、罗曼·罗兰、贝克特、毕 索等人为代表的现代欧美文学和美术的 主要成就。 难点?:对于荒诞派艺术的理解和评价。 一、文学名著 1.德莱塞《美国的悲剧》 他既是二十世纪美国文学中第一位杰出的作家,也是美国现代小说的先驱 主要作品:《珍妮姑娘》、《金融家》、《巨人》合称《欲望三部曲》,《美国的悲剧》使其成为全美最有名的作家。 西奥多·德莱塞(1871—1945) 20世纪美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长篇小说《美国的悲剧》问世,使他一跃而成为全美最有名的作家。这部小说是德莱塞最优秀的作品,小说描写了一个普通的美国青年在腐败的社会风气影响下,追求“上等人”的生活,堕落成为杀人犯的故事。 《美国的悲剧》 主人公克莱德·格里菲思受到社会上邪恶影响,逐渐蜕变、堕落为凶杀犯、最后自我毁灭。小说共分三卷。 第一卷描写克莱德这个天真幼稚的青年人怎样受到外部世界腐蚀与毒害,逐渐演变成为一个玩世不恭、怙恶不悛的人,一直到汽车碾死女孩,逃离堪萨斯城为止,这是小说故事的准备阶段; 第二卷描写克莱德与富商伯父萨缪尔·格里菲思邂逅后,以穷亲戚的关系来到莱柯格斯厂内充当工头助手,随后陷入与穷女工洛蓓达、阔小姐桑德拉的三角恋情。为了高攀桑德拉,克莱德甘愿违悖自幼接受的基本道德准则,牺牲洛蓓达。于是,他就通过翻船阴谋干掉了这个被他诱奸而怀孕的年轻的女工。事后,克莱德却落荒出逃,逍遥法外; 第三卷主要描写案发之后,克莱德如何被捕入狱,受审和定罪,其间还穿插着美国两党和司法机构利用克莱德一案大搞政治投机的丑闻。最后经过终审判决,克莱德被送上了电椅。 原本善良的青年克莱德 得到大工厂主女儿的青 睐后,居然带着已有身 孕的旧女友洛蓓达到湖 上划船,将她推入湖中 淹死。罪行败露后,克 莱德被判死刑。 《美国的悲剧》剧照 《美国的悲剧》主人公克莱德悲剧出现的 原因是什么? 20世纪美国的生活方式,使青年人认为有了金钱便能占有一切,包括美色在内。于是追求财富、贪图享乐的虚荣心和利己主义恶性发展,克莱德终于走向自我毁灭之路。 《美国的悲剧》不仅揭示了利己主义恶性膨胀的严重后果,同时更揭露了金钱至上的美国生活方式对人的普遍的罪恶性腐蚀毒害作用 。作品具有丰满的现实主义内容和巨大艺术感染力 。 小说问世的二十年代,美国社会崇尚伪善的侈谈,并没有好好地去培养青年一代。因此,《美国的悲剧》就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一个严厉的控诉。 2.罗曼?罗兰和《约翰?克利斯朵夫》 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小说 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 1866—1944) 19世纪末20世纪前期法国著名批评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约翰·克利斯朵夫》被高尔基称为“长篇叙事诗”,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这部巨著共10卷,以主人公约翰·克利斯朵夫的生平为主线,描述了这位音乐天才的成长、奋斗和终告失败,同时对德国、法国、瑞士、意大利等国家的社会现实,作了不同程度的真实写照,控诉了资本主义社会对艺术的摧残。全书犹如一部庞大的交响乐。每卷都是一个有着不同乐思、情绪和节奏的乐章。由《约翰·克利斯朵夫》始,罗曼·罗兰开创了一种独特的小说风格。该巨著获得1913年法兰西学士院文学奖,1915年获该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罗曼·罗兰通过《约翰·克里斯朵夫》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 对于敢于反抗暴虐和非正义的约翰·克里斯朵夫给予了人道主义的同情。 歌颂诚恳朴实的人生态度,揭露资本主义社会对人才 的压制。 3.贝克特和《等待戈多》 荒诞派戏剧,以不明确主题,令人回味 法国荒诞派剧作家贝克特 《等待戈多》具有哪些艺术特点?他揭示了西方社会的什么现象? 艺术特点: 社会现象: 用离奇、怪异、荒诞的内容和形式去揭示 资本主义社会对人们日常生活的控制。 剧中人物无聊的动作和对白都反映了资本 主义社会中人们精神的空虚、对生活的无 望和麻木,他们渐已丧失了独立、健全的 人格。剧中等待的情节说明西方人需要精 神寄托。 1965年作者肖洛霍夫获得 了诺贝尔文学奖,该奖赞 赏他所描写的俄国人民生 活各历史阶段的顿河史诗 中所表现的艺术力量和正 直品格。 4.肖洛霍夫和《静静的顿河》 《静静的顿河》 尼·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苏联无产阶级作家。出生于工人家庭,幼年时在教会小学读过几年书,后为谋生做过杂工、发电厂的司炉工。1919年,加入共青团,并参加红军奔赴前线。第二年,因负重伤退伍,转入铁路工厂任助理技师。1924年担任乌克兰边境地区共青团领导工作。几年后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