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九章 作业成本法知识讲稿.ppt
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的 计算程序 与传统成本法的区别 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管理 本章主要内容 作业成本法产生的背景 技术背景-高新技术在生产领域的运用 社会背景-消费者需要个性化的产品,使得企业以顾客化生产取代大批量生产 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的缺陷-采用单一的产量动因进行成本分配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概念 作业 作业中心 作业层次: 单位作业 批作业 产品作业 能量作业 成本动因 资源动因 作业动因 资源动因是指将资源成 本分配到作业中心的标准 作业动因是将作业中心的成本 分配到产品或劳务的标准 作业成本法的计算原理 依据不同的成本动因分别设置成本库,再分别以各种产品所消耗的作业量分摊其在该成本库中的作业成本,最后分别汇总各种产品的作业总成本,计算各种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作业成本法核算的基本程序 A 确认主要作业和作业中心 B将各类资源价值分配到各作业成本库 C把各作业成本库所归集的成本分配给各种产品 在选择成本动因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成本动因应简单易懂、可数 代表性与全面性相结合 作业成本库和成本动因的典型例子 作业成本库 成本动因 整备 质量控制 材料采购 顾客关系 材料处理 整备次数或整备时数 检验次数 供应商的数量或购货订单数量 顾客的数量或部门分布或顾客订单数量 材料移动次数或材料移动距离 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的比较 企业同时生产A、B、C三种产品。其中A产品是老产品, 已经有多年的生产历史,比较稳定,每批大量生产10000 件以备顾客订货的需要,年产A产品120000件;B产品是应 顾客要求改进的产品,每批生产100件,年产B产品60000 件;C产品是一种新的、复杂产品,每批生产10件, 年产C产品12000件。 企业产品生产成本表 成本项目 A产品 B产品 C产品 合计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600000 240000 1200000 2040000 360000 120000 600000 1080000 96000 36000 180000 312000 1056000 396000 1980000 3432000 产品生产单位成本表 成本项目 A产品(120000件) B产品(60000件) C产品(12000件)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5.00 2.00 10.00 17.00 6.00 2.00 10.00 18.00 8.00 3.00 15.00 26.00 依据成本库归集的制造费用表(1) 制造费用项目 数额 间接人工: 整备工作 材料处理 检验人员 采购人员 产品分类人员 工厂管理人员 小计 320000 280000 200000 210000 100000 160000 1270000 依据成本库归集的制造费用表(2) 制造费用项目 数额 其他制造费用: 热和照明 房屋占用 材料处理设备折旧 机器能量 供应商(检验) 供应商(购买) 供应商(产品分类) 供应商(全面管理) 小计 合计 80000 190000 80000 140000 70000 60000 40000 50000 710000 1980000 成本动因资料(1) A、B、C产品的单位机器小时比例分别为:1、1.5、和3.5。 每批次需要一次标准的整备工作。 每批的标准检验单位为:A产品每批50件、B产品每批5件、C产品每批2件。 成本动因资料(2) A、B、C产品每批材料移动次数分别为:20、50和100。 A、B、C产品每件购货订单数分别为:200、400和1400。 A、B、C产品每件产品分类次数分别为:50、75和200。 单位层次作业:成本的发生受产量的影响 直接材料成本 :按产量和单位材料成本计算 直接人工成本:按产量和计件工资单价计算 机器能量作业:按产量和单位机器比例分配 批作业 作业 动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