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印染工业废水
5 纺织印染工业废水 * * Textile printing and dyeing industry 5.1 印染工业生产工艺 见教材p76 5.2 印染工业废水的来源、主要污染物特征 5.2.1 印染工业废水的来源,主要污染物特征 1.退浆废水 功能:在织造过程中,为了防止纱线起毛,减少断头,便于织造,经纱必须上浆,但是在织物印染的过程中又必须把浆料去除,印染加工过程中使用的浆料品种较多,生产中主要根据纤维材料和染料的品种选用浆料的,主要浆料有:天然浆料(淀粉,小麦淀粉,玉米纷,马铃薯纷等)和化学浆料(PVA:聚乙烯醇,聚丙烯酰胺和羧甲基纤维素等)。退浆就是用化学药品将织物上的所带浆料予以退除(被水解或者酶分解为水溶性的分解物),同时退除纤维本身的杂质。 特点:退浆废水是碱性的有机废水,呈黄色,含有浆料分解物,纤维屑、COD和BOD比较高。占总废水量的15%左右,污染物BOD占50%左右。对于天然淀粉浆料,其B/C为0.3~0.5左右,目前多使用化学浆料(PVA),其B/C为0.1左右,非常难处理,所以近年来用改性淀粉(B/C=0.5~0.8)取代化学浆料的趋势。 2.煮炼废水 功能:煮炼工艺多采用烧碱、肥皂和表面活性剂等水溶剂,在120度,pH为10~13左右对棉织物进行煮炼,去除纤维中的棉腊、油脂、果胶类含氮化合物以保证漂白和染整的加工质量。 特点:废水呈强碱性,含碱浓度为0.3%,废水呈深褐色,BOD和COD值较高 3.漂白废水 功能:采用次氯酸钠、双氧水和亚氯酸钠等氧化剂去除纤维表面和内部的有色杂质。 特点:由于双氧水在漂白过程中几乎完全分解,次氯酸钠和亚氯酸钠大部分氯在漂白过程中被分解,因此漂白废水的特点是量大但是污染程度小,B/C较低,基本上属于清洁废水,可以直接排放或者循环使用。 4.丝光废水 功能:将棉织物在NaOH浓碱液中浴液处理以提高纤维的张力强度和增加纤维的表面光泽,降低织物的潜在收缩力和增加与染料的亲和力。 特点:含NaOH 3%~5%左右,一般通过多效蒸发浓缩回收后,先供丝光应用,再用于调配煮炼液、废碱液用于退浆。所以丝光废水很少排出。 5.染色废水 功能:染色 特点:主要污染源是染料和助剂。不同纤维原料需要不同的染料、助剂和染色方法,因此废水水质变化较大。总体特点为水质变化大、色泽深,可生化性较差,B/C=0.2左右,影响收纳水体的景观,而且采用单一生化的方法难以去除。 6.印花废水 功能:印花 特点:来源于调色、印花滚筒、印花筛网的冲洗水;在印花过程中,由于印花色浆中浆料量比染料多几十倍,故印花废水中处理染料、助剂外还含有大量的浆料,另外使用了尿素使废水的氨氮含量高。 7.整理废水 功能:修整 特点:含有多种树脂、甲醛、表面活性剂等,废水量大。 5.3 印染工业废水特点、水质水量 水量大、水质水量波动性较大; 废水成分复杂、化学稳定性好,难生物降解; 废水的色度、COD和pH较高。 5.4 印染工业废水的清洁生产 5.4.1 原材料代替 指采用低污染、易生物降解的化学品代替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有毒有害化学品。如印花工艺中采用双氧水、硝酸钠代替重铬酸钾,以易生物降解的洗涤剂LAS替代难生物降解的ABS,用变形淀粉(B/C=0.3-0.5)代替难生物降解的聚乙烯醇(B/C0.1) 5.4.2 改革生产工艺与设备 通过改革生产工艺和设备,减少化学品和水的消耗量。例如,在染色工艺中,采用上染率高的染料。 5..4.3 综合回收 1)碱回收 印染厂用碱量很大,生产1000m布大概需要10Kg碱,所以需要进行碱液的回收。例如丝光处理产生的废水含NaOH3%-5%,可以通过多效蒸发浓缩30%,回用与丝光工段或者退浆。 2)聚乙烯醇(PVA)的回收 PVA的COD很高,化学稳定性强,可生化性差,处理难度大,对于使用PVA上浆的织物,其煮炼、退浆的初始废液中,PVA浓度很高,通过回收这部分PVA,可以大幅度减少废水中的COD。 5.4.4 加强生产管理 5.5 印染废水处理典型工艺流程 5.5.1 中和-水解-活性污泥-混凝 (一)吸附脱色 脱色机制:借吸附剂的吸附作用来脱除染料分子。 常用吸附剂:包括可再生吸附剂如活性炭、离子交换纤维等和不可再生吸附剂如各种天然矿物(膨润土、硅藻土)、工业废料(煤渣、粉煤灰)及天然废料(锯屑)等。 活性炭微孔多、大中孔不足、亲水性强,限制了大分子及疏水性染料的内扩散,适用于分子量不超过400的水溶性染料分子脱色,对大分子或疏水性染料的脱色效果较差。由于分子间偶极和变形性(决定诱导偶极大小的主要因素)有很大不同,致使物理吸附也表现出一定的选择性,如活性炭对碱性染料废水脱色率超过90%,而对酸性染料废水脱色率仅30%~4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