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电子版教案(全册).docVIP

新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电子版教案(全册).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 消息二则 知识与能力了解消息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阅读消息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阅读课文把握消息的特点、结构。能根据消息的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重点掌握消息的有关知识培养阅读消息的能力。品味两则消息的话语体会消息的特点。难点理清两则消息的思想体会两则消息的内在意蕴尝试消息的写作。 1.讨论法和点拨法相结合。合作探究、比较法。 1.毛泽东画像。解放军横渡长江的照片。 2课时 毛泽东曾写过这样一首诗“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诗中的“百万雄师过大江”就是著名的渡江战役。今天我们来学习毛泽东亲自撰写的这两则报道渡江战役的消息。 毛泽东(1893—1976年)湖南湘潭人。字润之笔名子任。是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1947年7月到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范围内转入战略进攻。1947年秋天中国人民解放军连续发起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给国民党反动派以致命的打击。年4月15日国共双方谈判我方提出8条21款限蒋介石在20日前表20日南京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谈判破裂。4月21日毛主席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命令人民解放军“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人民保卫中国人民领土主权的独立完整”。21日清晨人民解放军执行最高统帅的进军令在西起九江的湖口东至江阴长达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发动了渡江战役国民党反动派惨淡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一触即溃。23日晚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宣告国民党反动政权的覆灭。 1.快速默读《《再读课文理清记叙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指出记叙的六要素也是消息的要《1949年4月20日午夜起至4月21日 地点:安庆、芜湖之间 事件发生的原因: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战役。 经过与结果:二十日夜,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突破安庆、芜湖线,二十一日三十万人全部渡过,占领长江南岸广大地区。 《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 地点: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长江战线 事件发生的原因: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战役。 经过与结果: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三十万人全部渡过,占领长江南岸。西路军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已占领广大南岸阵地。东路军三十五万已渡过大部,经过整天激战,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南岸阵地,控制江阴要塞,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一)《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标题有何特点?找出文中的电头说说其作用。”是电头,写明通讯社的名称、发电时间,说明材料真实可信,消息及时。 3.找出消息的导语部分说说导语的作用。”是导语部分,交代了消息发生的时间、地点及消息的主要事实。 4.主体部分报(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标题中的“百万”是实数还是虚数?我们可以得出消息具有什么特点?”是实数,其中中路军30万,西路军、东路军各35万。看来,“真实性”是消息的生命。 2.导语前面的电头起什找出本文的导语并具体说说它从哪几方面总领了全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这一导语从渡江作战兵力、战线(即渡江区域)、战况三个方面总领全文。 4.本文主体部分分哪几个层次?这几个层次是怎样紧密衔接在一起的?1)从“二十日夜起”至“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为第一层,写中路军渡江情况; (2)从“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至“不起丝毫作用”为第二层,写西路军渡江情况; (3)从“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到最后为第三层,写东路军渡江情况。 衔接方式 (1)时间上的衔接:二十日夜——二十一日下午五时——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 (2)渡江部队的衔接: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 (3)内容上的衔接:第二层有“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与第一层衔接;第三层有“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与第二层衔接;第三层有“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与第二层的“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衔接。 5.主体部分为什么按“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的顺序安排?三路大军的渡江情况哪路详写?哪路略写?为什么要这样安排?“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正向南扩展中”,预示了战役的前景。 东路军写得最详,因为它所遇抵抗“较为顽强”,胜利来之不易,故作详细报道。一是较具体地写了战斗情况;二是更详尽地写了战果。 三个层

文档评论(0)

lizhencai09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00124015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