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专用2018年高考生物三月课外训练4及解析.doc

重庆专用2018年高考生物三月课外训练4及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重庆专用2018年高考生物三月课外训练4及解析

(重庆专用)2018年高考生物(三月)课外训练(4)及解析 一、选择题 1.(2015年北京卷,3)流式细胞仪可根据细胞中DNA含量的不同对细胞分别计数。研究者用某抗癌物处理体外培养的癌细胞。24小时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如图。对检测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b峰中细胞的DNA含量是a峰中的2倍 B.a峰和b峰之间的细胞正进行DNA复制 C.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均被计数在a峰中 D.此抗癌药物抑制了癌细胞DNA的复制 【答案】C ***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酶的数量因参与化学反应而减少 B.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或核苷酸 C.同一生物体内的各种酶催化反应条件都相同 D.任何一个活细胞都能产生酶,酶在细胞内才起催化作用解析 酶的数量不会随着化学反应而变化;绝大多数酶属于蛋白质,少数酶为RNA,故酶的基本组成单位为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同一生物体内的酶催化反应的条件可能不同,如胃蛋白酶的最适pH为1.5,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约为6.8;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任何一个活细胞均能产生酶,酶可以在细胞内或细胞外起催化作用。 答案 B.下图表示一个酶促反应,它所能反映的酶的一个特性和A、B、C最可能的物质依次是(  )。 A.高效性 蛋白酶 蛋白质 多肽 B.专一性 淀粉酶 淀粉 麦芽糖 C.专一性 麦芽糖酶 麦芽糖 葡萄糖 D.高效性 脂肪酶 脂肪 甘油和脂肪酸解析 图示酶促反应表明,A在反应前后形态结构未改变,是酶分子,B是底物,C是产物。在A的作用下,大分子B分解为含2个结构单元的小分子,说明酶具有专一性。对照四个选项,淀粉是多糖,麦芽糖是二糖,符合图示现象,B正确。 答案 B.取经过编号的5支试管分别加入2 mL 0.5 mol/L的过氧化氢溶液,进行如下实验,根据实验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试管 编号 1 2 3 4 5 加入 物质 适量唾液 锈铁钉 生土豆块 熟土豆块 生土豆块 +稀盐酸 实验 结果 几乎无 气泡 少量气泡 大量气泡 几乎无气泡 几乎无 气泡 A.说明酶具有高效性的是3号和4号实验 B.1号和3号对照不能说明酶有专一性 C.各组实验都不能体现酶的活性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D.3号和5号对照可以说明酶的活性受pH的影响解析 酶具有高效性是通过无机催化剂与酶相比较(即2号与3号实验)得出的。1号和3号实验是两种酶催化一种底物,能说明酶具有专一性。3号与4号实验对比能说明高温会降低酶的活性。3号和5号实验的自变量是pH,说明pH会影响酶的活性。 答案 D.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信息传递把生态系统各组分联系起来成为一个整体,且有调节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 B.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必须依赖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C.生态系统中用于传递的信息都是由生物成分产生的 D.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是通过信息传递实现的 解析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有些是来自无机环境,如物理信息中的光。 答案 C.下列哪一做法不属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 A.捆扎稻草人驱赶稻田里的鸟类 B.利用信息素诱捕有害昆虫 C.利用秋水仙素诱导形成多倍体 D.播放鸟鸣录音招引鸟类 解析 捆扎稻草人驱赶稻田里的鸟类、播放鸟鸣录音招引鸟类都是利用了物理信息的作用,利用信息素诱捕有害昆虫是化学信息的应用。 答案 C.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下列说法与事实不符的是(  )。 A.物质循环是能量流动的基础,能量流动是物质循环的动力 B.生态系统各个生物之间的信息传递是双向进行的 C.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D.生态农业利用了能量多级利用的原理,提高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意在考查考生理解和分析推理能力。物质循环是能量流动的基础,能量流动是物质循环的动力,A正确;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C正确;生态农业利用了物质循环利用,能量多级利用的原理,提高了能量利用率,但没有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答案 D .某种群出生率如图曲线Ⅰ,死亡率如图曲线Ⅱ,则在哪一时期此种群的个体总数达到其生活环境负荷量的顶点(  )。A.a    B.b C.c    D.d 解析 种群数量达到其生活环境负荷的最大值,即K值,从图中可以看出在c点之前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不断增多,而c点之后,出生率小于死亡率,种群数量不断减少,故c点时达到环境负荷量的顶点。 答案 C .如图分别表示某种群的数量增长曲线和种群增长速率曲线,与此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甲图中C点种群增长速率对应乙图中的F点,AC段可看成是“J”型增长 B.当种群增长速率对应乙图中的G点时,该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