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4.1《重力与重心》课件1共28张PPT
A B A B 不规则薄片状物体重心的确定——悬挂法. A B A B C D E 注意:重心不是物体上最重的地方,也不是只有重心处才受重力作用. 重心: ⑴物体的重心不一定落在物体上. ⑵位置: ①质量分布均匀的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处。如: A、均匀直棒的重心在棒的中心。 B、均匀球的重心在球心。 C、均匀圆柱的重心其轴线的中点。 ②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③与物体的质量分布有关。 ④物体的重心会随形状和体积而变化 重心与稳定: 1、重心的高低会影响物体的稳定,物体的重心越低,支持面越大,其稳度就越大。 2、当重力的作用线在物体的支持面的以内,物体不会倾倒;在物体的支持面以外,物体会倾倒。 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1、万有引力作用 2、电磁相互作用 3、强相互作用 4、弱相互作用 总结: 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作用是产生重力的原因. 重力G跟它的质量m成正比,方向竖直向下. 我们可以认为物体的各部分所受的重力集中于重心这一点. 作业: 顶尖课课练P55第十题 课后练习第一题 要求:画图规范 注意格式 关于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地球上的一切物体都受重力的作用 B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向下 C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D物体在空中下落时不受重力的作用 A C 关于重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B 重心是物体总重力的等效作用点 C 重心是物体上最重的一点 D 物体的重心跟物体的质量分布和形状有关 B 某人站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为600牛,则该人的质量为 千克。若同一物体在月球表面受到的重力时在地球表面受到的重力1/6,那么,该人在月球表面受到的重力 为 牛,此时它的质量为 千克 。(g取10 ) 60 100 60 自然界的力现象无处不在 第一节 重力与重心 力的概念:力是_间的_ 力的单位:_ ,简称_(_) 力的三要素:_,_,_ 重力是由于什么产生的力? 重力的方向? 重力的大小? 矢量和标量 一. 力的描述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 说明: ①力是矢量,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不可能有脱离两个物体而独立存在的力.有受力物体必存在施力物体. ②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受力物体既是施力物体,施力物体同样也是受力物体,因此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是相对的. ③施力和受力过程同时产生,同时存在,同时消失,没有先后之分. 想一想:为什么会这样? 力的作用效果: 1、使受力物体发生形变(形状和体积的变化). 2、使受力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变化). 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判断物体是否受力,是受力分析的基本方法 力的图示 :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按一定的比例画出线段 (1)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F(要有标度)。 (2)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3)箭头或箭尾表示力的作用点。 (4)箭头所在的的直线叫力的作用线。 力的示意图:简明表示物体受力情况 只要在图中画带箭头的线段,表示物体在这个方向上受力,对线段长度没有严格要求。 二.重力及其测量 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 到的力 注意: 1·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引力 2·一切物体都受重力作用,物体所受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3·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它所处的运动状态、速度大小无关. 重力的大小: 重力G跟它的质量m成正比. 对给定的物体在确定的位置,它的重力与它所处的运动状态无关. 重力的大小可以由弹簧秤测出 注意:挂在弹簧秤下方的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弹簧秤的示数才等于物体重力的大小. 讨论:在静止的情况下,物体A对水平面的压力和它的重力是一回事吗? 在静止的情况下,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的大小和方向与物体重力的大小和方向相同。但压力不是重力。压力的施力物体的是物体A,受力物体是水平面;而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物体A。 A G N 重力的方向 举例1 物体由静止开始下落 举例2 轻质细线吊着物体 由静止释放的小球, 沿曲面下滑 抬高斜板物体向下倾倒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G G 2.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与水平面垂直)。 重力的方向不一定与接触面垂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物理选修3-5《19.3.4探测射线的方法及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共25张PPT.ppt
- 高中物理鲁科版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力的分解课件共24张PPt.ppt
- 高中物理鲁科版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运动、空间和时间课件.ppt
- 高中物理选修3-1焦耳定律课件18张ppt.ppt
- 高中物理:1-2《功和能》课件鲁科版必修2.ppt
- 高中物理:5-4《探究安培力》课件沪科版选修31.ppt
- 高中物理:3-5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课件教科版必修1.ppt
- 高中物理:6-1《高速世界》课件鲁科版必修2.ppt
- 高中物理:3-1《运动的合成与分解》课件鲁科版必修2.ppt
- 高中物理:6-3洛伦兹力的应用课件鲁科版选修3-1.ppt
-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5.3《力的平衡》课件2共55张PPT.ppt
-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5.2《力的分解》课件3共50张PPT.ppt
-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5.4《平衡条件的应用》课件2共12张PPT.ppt
-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6.1《牛顿第一定律》课件2共16张PPT.ppt
-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4.3《摩擦力》课件1共14张PPT.ppt
-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6.2《牛顿第二定律》第二课时课件共23张PPT.ppt
-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6.1《牛顿第一定律》课件共22张PPT.ppt
-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5.4《平衡条件的应用》课件1共25张PPT.ppt
-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5.2《力的分解》课件2共67张PPT.ppt
-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6.4《超重和失重》课件1共18张PPT.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