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朱良渠:印象江南之手艺篇
朱良渠:印象江南之手艺篇
这次回浙江正值《舌尖上中国》热播之际,看了之后,感慨颇深:一则中国饮食流派众多,有鲁菜、川菜、粤菜、闽菜、苏菜、浙菜、湘菜、徽菜八大菜系,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绝活。二来它既融汇了地域之特色,人文个性,像川菜就是辣,鲁菜就是咸,粤菜生猛,苏沪甜淡等。三是它吸收并继承了中国传统的儒、释、道等文化,成为一种文人养生修身的文化。不过,这些文化因文人参与而走向高雅,与百姓生活渐行渐远,我看重的是另一种文化,我们可以称之为“手指上的中国”,这就是手艺。这次我到浙江,特别留心它们的存在。
最吸引我的竹编。冬天吗,新房子尚未完工,没有任何取暖设备,再加上江南从来是“冬天不设防的”(温家宝总理),北方人到了浙江凭直感就是冷,比北方冷多啦。不过,还好,主人拿过来一个好东西,让我试试,暖暖脚,我勉强接过,放在脚下,并不以为然。可是,一会功夫,热量从脚底升腾至全身。我脱口而出:“真好!”于是,我仔细打量:竹筐小小的,白天烧饭留下的炉灰装得满满的,轻轻一吹火星点点的,这就是所谓的脚炉。它既漂亮,又环保,还能废物利用,方便取暖。这是浙江人的智慧所在。从此,我特别留心观察这些手工艺品。我发现浙江农村女孩子们多提一个漂亮的小篮子,它小巧玲珑,图案秀美,简洁大方,有的还有花草、虫鱼、人物、故事呢,好美哟!其实,它就是一个冬天取暖的小手炉。试想,江南美人一个,竹编小手炉一提,映雪读书,在古色古香的庭院之中,偃仰啸歌,活脱脱一个红楼大观园瑞雪图。美!
最让我猜不出透的竹编。厨房中有一个东西,我一直猜不出它是做什么用的,它竹做的,圆台状,中间有成排的隔断,老老的,亮亮的,年头不少,还经常用,它小孩对它特别熟悉,他们总是推过来推过去,我很好奇,这是什么呢?“菜橱放吃的?不像,上头没盖,老鼠会偷的。“保温筒”吗?不对,它底下粗,上头细。绞尽脑汁,还是没想出来。人家告诉我,这是照看小孩用的。小孩站其中,可以活动,但出不来,天若冷的话,隔层底下可放火炉取暖。其貌不扬,但透射出的全是智慧。绝!
至于说到“保温筒”吗,它还真有,猜不到,也不太注意。其它,它天天用,盛米饭的筒,就是一个“保温筒”,它放在一个大竹筐中,埋在厚厚的碳灰堆里,内胆铝锅,早上4点多煮出来的香喷喷的米饭装进去,够吃一天。虽然土一点,但让人叫绝呀。
无处不在的竹编。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浙江人竹子多,自然竹制品多,竹编手工艺品就多。什么洗碗刷锅用的,扫面用的,凉晒衣物用的,梳头用的,洗浴用的,抽烟用的,小孩玩的等等生活用具。甚至娱乐工具,生产工具,也无不是竹做的,记得起来得的,还有竹梯、竹筐、竹盖、竹粮仓等农活用具。它透射出浙江人的智慧,这些手艺还活在人间,不过,现在手艺人越来越少了,手艺品也越来越少了。一切都现代化了吗,这些东西自然被淘汰了。
文明、现代科技造成了今天的繁荣,也造成了传统手工艺的流失,凝结在其中的千年来劳动人民的智慧也随之消失,可惜!痛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