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历史模拟题通史专题汇编15 20世纪上半期的世界.doc

2018届高考历史模拟题通史专题汇编15 20世纪上半期的世界.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8届高考历史模拟题通史专题汇编15 20世纪上半期的世界

训练15 20世纪上半期的世界 一、选择题 1.(2017·山东济南一模,34)下图中A、B曲线最有可能反映的是(  ) A.欧洲与美国实力的消长 B.主流经济理论的演变 C.美国与苏联实力的消长 D.主要社会制度的演变 答案 B 解析 从材料中的曲线的几个时间点来判断,这应该是主流经济理论的演变的趋势,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发表,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兴起,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暴露了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弊端,国家干预经济理论兴起,1936年发表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凯恩斯主义兴起,1973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经济“滞胀”现象,凯恩斯主义也失去了在经济学中的主流地位,故B项正确。 2.(2017·河南濮阳一模,34)瞿秋白在《俄乡纪行》中写道:“不得志的小商人、小资产阶级的农民,自1920年以来都不满于劳农政府。”这实际上反映了(  ) A.十月革命成功但并未解决土地问题 B.俄国苏维埃体制是次不成功的尝试 C.苏维埃俄国没有建立工农联盟政权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激化了社会矛盾 答案 D 解析 十月革命成功后即颁布《土地法令》解决农村土地问题,故A项错误;俄国苏维埃体制是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一次成功实践,故B项错误;苏维埃俄国是工农联盟政权,故C项错误;据材料“自1920年以来都不满于劳农政府”可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激化了社会矛盾,故D项正确。 3.(2017·安徽合肥一模,21)1921年,列宁提出“我们真正需要的是美国的资本和技术。这样就可以让我们的车轮再次转动起来”。为此,苏俄采取的措施是(  ) A.实行贸易自由化 B.部分企业允许资本家经营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答案 B 解析 实行贸易自由化与材料中“我们真正需要的是美国的资本和技术”不符,故A项错误;为了引进美国的资本和技术,苏俄在新经济政策中实行资本家经营部分企业,允许私有化存在,故B项正确;优先发展重工业是斯大林模式内容,故C项错误;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是斯大林模式的特征,故D项错误。 4.(2017·四川绵阳二模,35)1928年,布哈林认为:必须考虑积累的界限问题,投资的最大界限问题……(无论如何)也不能用“未来的砖头”建造“现实的”工厂。这反映出当时苏联的工业化(  ) A.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精神 B.没有得到人民普遍支持 C.存在违背经济规律现象 D.受到计划经济体制制约 答案 C 解析 苏联的工业化牺牲了农民的利益,违背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苏联人民对工业化的态度,故B项错误;苏联的工业化是用“未来的砖头”建造“现实的”工厂,即过度投资工业,而忽视了民生的改善,存在违背经济规律现象,故C项正确;苏联的工业化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体现,而不是受其制约,故D项错误。 5.(2017·重庆一模,34)1932年,大约有2万西方技术人员在苏联工作,同时期在美国和德国的帮助下建成3个大型钢铁厂,在美国援助下建立了约三分之二的大型企业。这种状况表明,当时苏联(  ) A.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消除了意识形态对立 B.引进外国先进技术,继续推行新经济政策 C.利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D.改善与西方国家关系,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答案 C 解析 苏联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消除了意识形态对立说法错误,故A项错误;1932年是斯大林时期,新经济政策是列宁时期,故B项错误;据材料中时间可知资本主义世界正爆发经济危机,苏联反而借助经济危机的有利时机大肆抄底购买美国、德国的设备、技术等使本国的工业大大增长,故C项正确;材料表明苏联的目的不是为了改善和西方国家的关系,而是发展本国经济,故D项错误。 6.(2017·广东汕头一模,34)1928年,苏联农民购买一公斤糖要卖7公斤小麦,至1962年,要卖14公斤小麦,1965年2月则要卖15~16公斤小麦。这表明苏联(  ) A.长期优先工业建设 B.粮食产量不断增长 C.国内物价持续上涨 D.农民生活水平提高 答案 A 解析 买同样的糖需要的小麦越来越多,表明苏联是牺牲农业、支持工业,导致工农业剪刀差扩大,故A项正确;粮食产量不断增长与史实不符,故B项错误;工业品价格逐渐提高,农产品价格逐渐降低不能表明国内物价持续上涨,故C项错误;买同样的糖需要的小麦越来越多,表明苏联是牺牲农业、支持工业,表明农民生活水平降低,故D项错误。 7.(2017·河北邯郸一模,34)二五期间,苏联政府注意挖掘已建企业的潜力,同时大力发展本国机器制造业。到1937年,机器进口的比重仅占苏联需求量的0.9%。这反映出(  ) A.苏联经济具有高度独立自主性 B.劳动人民的生活明显改善 C.英美加紧了对苏联的经济封锁 D.苏联的工业布局日趋合理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到1937年,机器进口的比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