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音乐美学简论复习要点.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音乐美学简论复习要点

中国古代音乐美学简论复习要点 朱军 前言 音乐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它是美学的一个分支,美学又是从哲学派生而来,是一门从音乐艺术总体的高度研究音乐本质和内在规律的基础理论学科。 音乐按社会功能和自身特点分为:严肃音乐、民间音乐、流行音乐三类。 远古之春秋 中国历史可考的音乐史有8000年,最早的乐器是骨哨、骨笛。 商朝的音乐属于巫文明。 第二章、先秦时期 1. 东周分为春秋(前770—前475年)和战国(前475—前221年),这是历史上称的先秦时期。 2.“百家争鸣”按西汉司马谈和刘歆的划分,可分为:儒、道、墨、法、名、阴阳、农、纵横、杂、小说十家。 孔子 A 孔子(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哲学家、音乐家。其言论集中代表了儒家思想,“仁”是其文化思想精髓。什么是“仁”?孔子认为:要做到“仁”首先要做到自修,要具有庄重、宽厚、诚实、谦恭、勤勉、勇敢、智慧、孝悌等美德,“仁”几乎包含所有优秀品质,是完美人格的体现。子曰:“人(一个人)而不仁(仁义)如礼(规矩)何(怎么能实行),人而不仁如乐何?” B 孔子第一次把“乐”作为教学内容(包括礼、乐、射、御、书、数)纳入教学,教材是《诗》《书》《礼》《易》《春秋》他赞叹《关雎》“乐(快乐)而不淫(过分),哀(悲哀)而不伤(伤痛)”,谓“《韶》(歌颂尧舜)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武王伐纣)尽美矣,未尽善也。”—《论语·八佾》。 C 音乐评价标准:尽善(内容美)尽美(形式美),孔子在音乐上最先把内容美和形式美区分开来,提出了两者的统一,并把“善”作为评价艺术作品的最基本的标准。 D 音乐审美观:“中和”,他对音乐的主张是适度的、有节制的。编写了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其主要言论由其门人整理编写成语录式著作《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 E 乐教思想:有教无类(第一个创办私塾的人),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观念。 孟子 A 孟子(前327—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邹国人,战国时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其主要思想集中在《孟子》一书中。 B 孟子的文化思想:1.他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礼制”和“德政”思想提出“性善论”;2.仁政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主张“行仁政,省刑薄赋”,用仁爱之心待人。 C 他认为人生来就有四心,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而此四心乃人之善端,此善端可发展为四德:仁、义、礼、智。 (1) D 音乐美学思想:古人曰:“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故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他继承了孔子的“乐可以群”的思想,他主张与民同乐——“独乐乐,不如与人乐乐,与少乐乐,不如与众乐乐”。认为音乐就是快乐,是内心的欢乐之情不可抑制的自然外露。人生来就有享受音乐的欲望和能力,人对音乐有共同的美感。音乐是“仁义”的结合。 荀子 A 荀子(前313—前238年),名况,号卿,赵国人,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杰出的唯物主义者和现实主义者。 B 文化思想:从儒家思想出发,批判总结先秦诸子思想,建立了完整的思想体系。提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的唯物主义观;提出“性恶论”,主张礼制与法制的结合以维护等级制度,主张“令行禁止,天下为一”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他把人分为两个等级“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强调“天、人、性、伪”之分,必须“化性为伪(人为的努力)”。 C 音乐美学思想:集中反映在《乐论》上。从性恶出发抨击墨子的“非乐”思想及先秦诸子的节欲、寡欲、禁欲的观点,主张养欲、养情,反对纵欲,肯定音乐的社会功用,即音乐有感化人心,陶冶性情的作用。荀子认为“礼、乐”教育很重要,他说“且乐也者,和之不可变者也;礼者也,王者不可易者也。乐和同,礼变异。礼乐之统,关乎人心矣”,即音乐的根本目的和原则,在于调和与谐和,充分表现人的情感本源和变化,已达到社会的和谐;礼的根本目的与原则是维护群体中等级差别的道理和法律,以奖善惩恶,区别等级差异。 D 荀子明确提出了“礼乐”、“中和”的范畴,认为中和是音乐最重要的审美标准之一。主张“美善合一”,但又强调善必须高于美,美必须服从于善。“中和”带有新兴地主阶级的思想特征,目的在于维护等级制。否定“郑卫之音”,主张“修宪命,审诗商,禁淫声,以时顺修”。 E 儒家思想奠基于孔子,发展于孟子,成熟与荀子。荀子从“性恶论”出发主张用音乐的教化来引导人们由性起伪、由恶向善,主张礼乐治国。其著作《乐论》是我国古代第一篇完整的音乐美学论著。 老子 A 老子,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道家创始人,春秋末期思想家,其思想集中于《老子》一书中。老子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