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浙江潮 教材分析: 《浙江潮》是一篇古文,节选自南宋文学家周密的《观潮》,文章用散文的形式绘声绘色地描写了钱塘江大潮这一壮美雄奇的景色。多场面描写,如钱塘江大潮的壮观,原文还有水军演习的动人情景和游泳健儿水中表演的精彩场面,以及观潮时的盛大场面。描写生动、形象、细致入微。而且通过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表现江潮的壮观、江上活动及观潮场面的盛大,写得有形、有声、有色。 文后附了一篇现代文《观潮》,文章通过对大潮到来之前,之中,之后的描写,表现大潮的雄伟壮丽。 教学方法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生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中,采用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合作学习,进行交流反馈。这既体现了教师“导”的作用,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会探究。 《浙江潮》是一篇古文,同一篇现代文编排在一起,两片文章在内容上有共同之处,所以让学生对两篇文章进行比较阅读,通过阅读现代文,疏通古文的文意,对于特别的难于理解的名词教师进行点拨指导。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主动积累“吞天沃日、若隐若现、人山人海”等词语。 2.背诵《浙江潮》,熟读《观潮》。 3.通过对比阅读,领悟和学习文章结构严谨、语言精炼的特点。 4.体会文章的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和烘托渲染等方法的作用。 5.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培养热爱自然,亲近的自然的情感。 教学难点:理解古文文意。 教学重点: 通过对比阅读,领悟和学习文章结构严谨、语言精炼的特点。 体会文章的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和烘托渲染等方法的作用。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李白在《将进酒》中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中国有句俗语叫“水到东海不回头。”可钱塘江的水则不然,每年八月要趁良辰美景从东海回趟娘家,她回来时,气势非凡,真是天下最雄伟壮观的景象,从皇帝到平民百姓,都要先睹为快。(出示钱塘潮图片) 钱塘江观潮,历史悠久。有文献记载的就有两千多年,为宋朝时最盛。现在观潮在浙江海宁,但在宋代,观潮胜地却在临安,就是今天的杭州市。南宋定都西安,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都要举行观潮盛典。迎潮前有水军演习,潮到时又有吴地少年弄潮争标表演,当日从宫廷到民间争相观看,万人空巷,十分热闹。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南宋文学家周密的文章《浙江潮》 二、初读课文,疏通文意 师:这是一篇古文,读起来不像现代文那样容易理解,现在请大家比较《观潮》一篇文章自由读。读准字音。 1.你能根据《观潮》的描写大体弄懂《浙江潮》的意思吗? 2.检查生字.词。 3.指名读浙江潮,思考:文章写得是什么? 4.再次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 ①读一读,想一想,为什么称浙江潮为“天下之伟观也”?作者是怎样描写浙江潮的? 作者从形、声、色、势等方面描写了大潮。 形:仅如银线等色:玉城雪岭等 声:如雷霆势:震撼激射 ②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并做标注。 ③文章中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写浙江潮?(比喻、夸张)有什么作用? 5.体会文章严谨的结构特点。 文章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是否可以删掉,它们有什么作用? 三、交流汇报 1.交流自读疑难 师:读了课文,你们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需要提出来一起研究的吗? 生汇报,师引导学生评价所提出的问题。 2.学生交流有关资料,探究奇观的成因 这么雄伟的景象都是我们这些身在海边的人所不曾看到的,你知道着雄伟壮丽的浙江潮的成因吗? 四、布置作业 1.背诵《浙江潮》 2.写会本课生字,积累词语。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教材简析: 课文中描写的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地球最后一块密境”,是世界仅存的一块处女地……它是世界上最令人向往的地方,让人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叫绝,通过语言文字让学生领略大自然的神奇壮丽。 教学目标 1.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神奇。 2.通过学生自学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学习收集资料。(课前查找有关西藏、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资料) 教学重难点 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学习作者表现事物特点的写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 我们的祖国有奔腾的江河,澎湃的大海!有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有宁静的山林,繁华的都市,还有令人向往的西藏,提起西藏你想到了什么?谁来说一说。 学生交流课前查找的资料。 1.(教师放歌曲《喜马拉雅山》)同学们,在课前先请大家听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请大家闭上眼睛仔细听,感受一下,看看你的眼前会出现什么? 2.学生汇报(会出现蓝天白云、青山碧水等) 3.师:(出示图片)这就是美丽的雅鲁藏布大峡谷,今天老师就带着同学们跟随作者的,一同去游览雅鲁藏布大峡谷。 (板书:雅鲁藏布大峡谷)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