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广东省阳东广雅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诊断性测试(一)语文试题(解析版).doc

广东省阳东广雅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诊断性测试(一)语文试题(解析版).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广东省阳东广雅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诊断性测试(一)语文试题(解析版)

阳东广雅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二年级语文诊断性测试(一) 一、古代诗文阅读 课内文言基础检测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 以览观江流之胜 吾之乐可胜道哉 B. 道士顾笑 顾安所得酒乎 C. 南北百里,东西一舍 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 D. 庶人安得共之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实词。A项,美好的景色;尽,完;B项,回头看;可是;C项,古代行军一宿或三十里为一舍;居住的房子;D项,表示疑问,相当于“岂”、“怎么”、“哪里”。所以选D. 2.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是 例:故山殊可过 A. 孤之过也 B. 过故人庄 C. 一日,大母过余曰 D. 过犹不及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义与用法。例句:过访,游览;A项,错误,过失;B项,过访,游览;C项,走过,经过;D项,超过,超越。 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把握语境,将各个选项放回原文,根据上下文查对正误,还要根据自己的积累判断这个词的意义,所以学生平时多积累常用文言实词很有必要。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人称代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足下方温经 足下:第二人称代词“你” B. 猥不敢相烦 猥:指本人,自我谦称 C. 倘能从我游乎 我:即古文中的“吾”,同现代汉语中的第一人称代词“我” D. 非子天机清妙者 子:指第三人称代词“他”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词语中代词的意义与用法。D项,子:指第二人称代词“你”。 4. 下列对“诸”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归而谋诸妇 诸:各 B. 投诸渤海之尾? 诸:之于 C. 臣尝闻大王好乐,有诸? 诸:之乎 D. 告诸往而知来者 诸:他们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词语的意义与用法。A项,诸:之于。 点睛:“诸”常见义项有:1.形容词,众,各;如:诸郡县苦秦吏。——《史记?陈涉世家》。2.代词,代人,代事,代物,相当于“之”,如: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学而》。3.“之于”的合音,如:君子求诸己。——《论语?卫灵公》。4.“之乎”的合音,如: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孟子?梁惠王上》。5.介词,相当于“于”,如:宋人资章甫适诸越。——《庄子?逍遥游》。 5. 下列各项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 聊以志吾之乐尔 B. 子知轩裳珪组之累其形 C. 吾尝用于时矣,而讫无称焉 D. 累于此者既佚矣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实词中的通假字。A项,尔——耳,罢了;C项,讫——迄,最终;D项,佚——逸,安逸。 6.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不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A. 于众人则莫能辨焉 B. 其所为何足惊骇 C. 皆感激为云泣下 D. 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实词中古今异义。A项,众人:古义指一般人,今义指大家、许多人。C项,感激:古义为感动,激动;今义为受人恩惠表示谢意。D项,逢迎:古义指迎接,今义指言行迎合别人心意(贬义)。B项,古今同义,哪里值得。 点睛:古义和今义不相同的词叫古今异义词。古今异义词主要有这样几种情况:1.词义扩大,即今义大于古义;2.词义缩小,即今义小于古义;3.词义转移,即一个词由表示某事物变为表示另外的事物;4.感情色彩发生变化。现代汉语中有些双音节词,在古代汉语中是由两个单音节词组成的短语,大部分双音节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是把每个字单独解释,所以古今意义词有章可循,只需要记忆规律以外特殊的词语,来降低记忆难度。 7.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不属于名词作动词的一项是 A. 羽衣翩跹,过临皋之下 B. 行歌相答 C. 履巉岩 D. 襟三江而带五湖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实词中词类活用。D项,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襟,以……为带。A、B、C项都是名词作动词,分别译为:穿着羽衣、唱歌、登上。 8. 下列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句是 A. 自西山道口径北 B. 西望武昌诸山 C. 又怪其不为之中州 D. 是二者,予未信之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A项,北:名作动,向北走;B项,西:名作状,向西;C项,怪:意动用法,以…为怪。 9. 下列句子中,文言句式和“晋,何厌之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