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钢城四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卷(原卷版).doc

湖北省钢城四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卷(原卷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湖北省钢城四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卷(原卷版)

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 钢城四中2017—2018(下)3月月考试卷 学科 历史 年级 高二 时间 90 分值 100’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8分】 1. 司马迁说:“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镜也,未必尽同。”下列选项中,与司马迁观点相符的是 A. 历史可以重演,应当以史为鉴 B. 历史不会重演,不能以史为鉴 C.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无须学习古人 D. 历史事实情同而势异,不能照搬历史经验 2. 据史料记载,康熙五十四年初春出现了一次“霾灾”,京畿之农人“芸锄时令苗稍疏,预防风霾”。乾隆二十三年正月发生了一次“霾灾”,皇帝亲自率王公大臣在太和殿前焚香祭天。这段材料说明 A. 清代通过调整种植方式和祭天敬神来治理雾霾 B. 当时统治者开始受到“天人感应”思想的影响 C. 京城城市规模的扩展导致雾霾发生的几率提高 D. 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导致当时环境污染急剧加重 3. 历史学者指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传承,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该时期是指 A. 商周时期 B. 秦汉时期 C. 魏晋时期 D. 隋唐时期 4. 据《新唐书·百官志》记载,唐代以三省首长“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唐代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 凸显宰相位高权重的地位 B. 利于解决皇帝和宰相的分歧 C. 强化皇权对相权的控制 D. 借助强化相权加强君主专制 5. 为了防止地方官员在预留的空白文书纸上作弊,朱元璋实行了半印勘合制度。规定凡文书纸上均须加盖半印(即关防官印),以便核对。这一制度的设置旨在 A. 确保文书安全 B. 削弱丞相权力 C. 加强中央集权 D. 提高行政效率 6. 九品中正制创立之初,中正评议人物时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南朝时期,中央重视的只是魏晋间远祖的名位,中正的品第成了无足轻重的例行公事。这一变化反映出 A. 世家大族完全垄断了中央的权力 B. 原选官标准被彻底废除 C. 中正官开始成为世家大族代言人 D. 中正官的权威日益下降 7. 《史记》载:(楚庄王)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庄王曰:“子无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这段材料反映的根本问题是 A. 楚庄王图谋周朝镇国之宝 B. 诸侯争霸斗争激烈 C. 王室衰微,分封制开始瓦解 D. 西周青铜铸造水平高 8. 史籍中有关明朝皇帝不上朝的记载甚多,如明武宗朱厚照长年不问朝事;明世宗二十余年不上朝;明神宗自万历二十年之后,溺志货财,厌恶言官,晏处深宫,不再上朝……如此众多的皇帝不上朝,明朝的历史却延续了276年,王朝局面基本稳定。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 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加强 B. 封建经济得到较大发展 C. 行政的运行机制日益完善 D. 宋明理学发展到新阶段 9. 清末传教士明恩溥记述:“促使中国学子年复一年地坚持科举考试,有的直到九十高龄终于拿到文凭方可罢休,有的则死于这一过程中.功名利禄一类是无法说清楚的……九十高龄之后,即便考中又怎么样?唯一的解释是他天生具有忍耐的禀赋.”该材料 A. 批判学子追求功名利禄 B. 表明科举制下学子的愚昧无知 C. 折射出学子的价值取向 D. 反映出科举制失去人才选拔功能 10. 清朝前期,对于开国之初立下战功的八位宗室王公给予了世袭罔替的永久封爵,俗称“铁帽子王”,他们均在京城设王府居住,所有俸禄待遇、王府官员、护卫等全部纳入国家统一管理,由宗人府按规定给予。这一做法 A. 目的是保证宗室贵族特权 B. 严重威胁君主专制统治 C. 体现清朝务实灵活的统治策略 D. 容易造成军阀割据局面 11. 史学家钱穆在论及唐代的科举时说:“唐代门第势力正盛,在那时推行考试,应考的还是有许多是门第子弟。门第子弟在家庭中有家教熏染,并已早懂得许多政治掌故,一旦从政,比较有办法。如是积渐到晚唐,大门第逐步堕落,应考的多数是寒窗苦读的穷书生。他们除却留心应考的科目,专心在文选诗赋,或是经籍记诵外,国家并未对他们有所谓教育。门第教训也没有了,政治传统更是茫然无知。“钱穆认为唐代的科举制 A. 摧毁了门阀政治 B. 扩大了政权基础 C. 促进了社会公平 D. 与人才培养脱节 12. “秦国在征服六国的同时,就要使秦文化也征服关东诸国的文化。因此,秦朝采用了相关的有效制度来保障秦国对六国的文化影响。”材料观点说明 A. 分封制促进了文化的融合 B. 焚书坑儒保障了文化专制 C. 郡县制加强了文化的统一 D. 郡国制实现了文化的征服 13. 清代学者顾栋高在《春秋大事表》中指出:“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土之诸侯未必皆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