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学易试题君之K三关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
一伟大的历史转折
1.背景
(1)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在两年时间里,国民经济仍处于停滞状态。
(2)1978年,思想理论界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3)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指导思想。
2.标志: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3.主要内容
(1)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
(2)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确定今后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4.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二经济体制改革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内容 初步实行:1978年,安徽和四川一些农村开始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
普遍实行:在全国普遍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机构改革:1983年,中央决定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销作为村行政机构的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 作用 克服了过去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弊端,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全国农业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了历史性的变革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时间 1984年以后全面展开 中心环节 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内容 在管理体制上,政企分开,简政放权。
在所有制上,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在分配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作用 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企业有了竞争机制,增强了活力,效益显著提高,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背景:改革进入关键时期。
(1)国内:改革遇到重重阻力。
(2)国际: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
2.过程
(1)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谈话,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2)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正式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4)1997年,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5)到21世纪初,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3.意义
(1)中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史上的新奇迹。
(2)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使人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3)中国不但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从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并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迈进。
怎样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
(1)指导思想上: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政治上:从维护僵化体制转向全面改革;从强化集权、个人崇拜转向民主政治。
(3)经济上: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4)对外关系上:从封闭保守转向对外开放,逐步形成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新格局;从“战争论”转向“和平发展”,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
(5)文化上:从轻视知识、践踏人才转向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并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无论时光怎样流逝,都不能湮没人们对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记忆,因为那次会议,中国人民由“站起来”走向“富起来”,是党史上伟大的转折。我们之所以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史上的转折,主要是因为它
A.恢复了邓小平的职务
B.做出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的战略决策
C.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原则
D.决定平反冤假错案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
背景 内容 第一次 大革命失败后,城市武装起义的道路行不通 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 第二次 1949年,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 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第三次 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1978年开展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以经济建设为工作重心
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1.改革是社会矛盾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社会的发展会产生矛盾,要求改革来解决矛盾,正是由于有了社会矛盾,统治者才要求通过改革来巩固统治,因此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2.改革的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缓和社会矛盾,因此,改革又以促进社会发展为目的。
3.改革能够调节生产关系,使之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改革能够促进社会发展。
4.社会的发展证明了改革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抑或在改革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问题,而往往社会发展能推动改革的继续实施或使得改革更加深入。
5.社会的发展为改革提供新的素材。
6.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湖南省长沙市第三十二中学2012届九年级上化学 第三单元 课题3 水的净化 课件1(人教新课标版).ppt
- 湖南省长沙市第三十二中学2012届九年级上化学 第二单元 课题2 氧气 课件2(人教新课标版).ppt
- 湖南省长沙市第三十二中学2012届九年级上化学 第二单元 课题2 氧气 课件1(人教新课标版).ppt
- 湖南省长沙市第三十二中学2012届九年级上化学 第二单元 课题3 制取氧气 课件1(人教新课标版).ppt
- 湖南省长沙市第三十二中学2012届九年级上化学 第五单元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课件2(人教新课标版).ppt
- 湖南省长沙市第三十二中学2012届九年级上化学 第五单元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课件1(人教新课标版).ppt
- 湖南省长沙市第三十二中学2012届九年级上化学 第五单元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课件1(人教新课标版).ppt
- 湖南省长沙市第三十二中学2012届九年级上化学 第五单元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课件2(人教新课标版).ppt
- 湖南省长沙市第三十二中学2012届九年级上化学 第二单元 课题3 制取氧气 课件3(人教新课标版).ppt
- 湖南省长沙市第三十二中学2012届九年级上化学 第五单元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课件3(人教新课标版).ppt
最近下载
- GB 1888-2014 食品添加剂 碳酸氢铵.pdf
- [重庆市地方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50-047-2016.pdf
- 2025年颅脑创伤外科手术指南 .pdf VIP
- 产学研策划方案.pptx
- 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采购、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和台账记录制度.docx VIP
- DBJ04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docx VIP
- 八代雅阁电子版使用手册——图文并茂详解(打印版).docx VIP
- 警察现场急救技术要点.pptx
- 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正衡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含解析)13840.pdf VIP
- 矿山隧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