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周 高考模拟检测.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周 高考模拟检测

高考模拟检测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我如果是千里马,我会挣(zhēnɡ)脱缰绳,摆脱“食马者”的束缚(fù),主动寻求碧绿的草地,使自己膘肥体壮,再找机会显示自己的超凡本领,相信会有伯乐发现自己的才能。B.民营企业通过机械设备向四川灾(zāi)区运送捐赠的救灾物资工作灼有成效,但也要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对工作突出的给(jǐ)予一定的荣誉和奖励,对工作不力的予以通报批评。C.他们终日以慢下来享受生活为由窝在躺椅上,把原本跌宕起伏的生活过得像一滩淤塞(sè)的死水,他们就像被圈(juàn)养惯了的绵羊,不思进取,整天浑浑噩噩地混吃等死。D.体验农村生活、关爱留守儿童、奉献炽(zhì)热爱心……大学生们尝到了“象牙塔”里不曾感受过的辛酸苦楚(chǔ),但他们交出了漂亮的答卷,为自己的人生刷上了更斑斓的色彩。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20年前,[甲]无辜青年呼格吉勒图对一起不是自己犯的凶杀案最终直言不讳,专案组组长冯志明和他的同事们因“迅速破获大案”而荣获集体二等功。[乙]时间推移,“铁案”曾被盖棺论定;十年后,天网恢恢,真凶再现;再一个十年,呼格吉勒图沉冤昭雪,冯志明沦为阶下囚。[丙]可以说“天理昭彰,报应不爽。”操刀制造冤案的办案者,不管是出于怎样的目的,终究还是难逃庄严的法律追究严惩。2.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直言不讳B.天网恢恢C.天理昭彰D.庄严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2分)A.甲B.乙C.丙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人指出,利用住房公积金闲置资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有利于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和住房公积金使用效率。B.二孩政策全面放开,许多期盼已久的夫妇却放弃了要“二宝”的打算,其主要原因不是观念的变化,也不是经济、精力等方面的压力太大,而是因为“大宝”的坚决反对。C.CIPS系统的建成和运行有利于提高人民币跨境结算的效率,促进人民币在全球范围内流通,更好地支撑实体经济发展和“走出去”战略。D.一年来,从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到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从出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到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一大批有力度、有分量的改革成果纷纷涌现。5.请依据下面的文字,分条概括正当防卫的几个条件。(4分)我国《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但正当防卫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答:6.开场白是演出或其他开场时引入本题的道白。好的开场白需要语言简洁生动,饱含情感。请为《朗读者》栏目中主题词“那一天”的节目写一段开场白,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方法,不少于120个字。(5分)答: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0分)坚守中国文化和引进西方文化,这两种观念的拉锯战已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论述的潜在轴心往往是以下四个概念:中国文化、西方文化、传统、现代。理论家习惯的组合多半是:将中国文化与传统联系在一起,将西方文化与现代相提并论。这是相互批评的两套辞令,使人们对“数典忘祖”“崇洋媚外”或者“故步自封”“抱残守缺”耳熟能详。然而,这种争论似乎存在盲区:为什么许多人不习惯将中国文化与现代联结起来?中国逐渐进入小康社会的现代进程不是一个最大的历史事实吗?这种状况至少表明,隐含于中国文化内部的推动历史的创新能量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必须承认,儒家学说中隐含的复古倾向很大程度上加大了“传统”在中国文化中的分量。孔子推崇尧舜,提倡周礼,周代是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儒家学说成为正统的意识形态之后,以古人为楷模更是成为相当一部分人的集体无意识。一些学者认为,这是中国古代社会结构“超稳定”的重要原因。然而,这并不能证明中国文化不存在创新的基因。在文学研究领域,中国古代批评家曾经对文学的标新立异、自我作古做出了种种论述,例如“通变”的思想,例如“谢朝华于已披,启夕秀于未振”“时运交移,质文代变”“惟陈言之务去”。有些时候,中国古代批评家采用的理论策略是,借复古之名行创新之实,例如始于唐代的古文运动。韩愈等文学家倡导先秦两汉的古文、力图突破雕琢的骈文,开创更适合时代特征的文风。这种理论策略与欧洲的文艺复兴异曲同工。相对于批评家的观念表述,更为重要的是作家的创新意愿。“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如果没有不可遏制的创新冲动,中国文学不可能从先秦的诸子散文发展到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不可能留下一部如此灿烂的文学史。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容庞杂,我们向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