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部分 第四章 第三节 第二课时 氮的氧化物 大气污染
NO、O2不溶于水,但NO2溶于水且与水反应,所以氮氧化物溶于水的各种情况中,剩余气体可为NO、O2,但不可能是NO2或NO与O2同时剩余。 1.在一定条件下,将6体积的NO2和一定体积的NO置于 试管中,并将试管倒置于水中,当通入4.5体积的O2充分反应后,剩余1.5体积气体,则原NO体积可能为 ( ) ①3体积 ②4体积 ③5体积 ④5.5体积 ⑤2体积 A.③ B.⑤ C.④或⑤ D.②或⑤ 解析: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剩余的1.5体积气体,可能是一氧化氮,也有可能是氧气。若是一氧化氮,则氧气全部反应,二氧化氮完全反应用掉了1.5体积氧气,剩余3体积应该被一氧化氮消耗,所以一氧化氮体积为4体积+1.5体积=5.5体积;若剩余的为氧气,则这过程中一氧化氮消耗的氧气为1.5体积,所以一氧化氮的体积是2体积。 答案:C [答案] D 解析:温室效应是CO2的大量排放导致的,植树造林可降低空气中的CO2的浓度,缓解温室效应;B项,SO2和NO2等酸性气体的大量排放,会导致酸雨;C项,汽车尾气中含氮氧化合物、碳氢化合物,可引起光化学烟雾;D项,氮、磷等营养元素可使水体富营养化,引起赤潮。 答案:A [随堂基础巩固] 点此进入 [课时跟踪训练] 点此进入 返回 返回 第 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 三 节 硫 和 氮 的 氧 化 物 晨背关键语句 知识点一 考向一 考向二 随堂基础巩固 课时跟踪训练 知识点二 理解教材新知 把握热点考向 应用创新演练 第二课时 氮的氧化物 大气污染 第三节 硫和氮的氧化物 第二课时 氮的氧化物 大气污染 1.NO是无色无味、不溶于水的有毒气体,易与空气中的O2反应生成NO2。 2.NO2是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易溶于水生成HNO3和NO。 1.氮气 通常状况下,N2性质稳定,与O2不发生反应,但在 或高温条件下,两者可直接化合,化学方程式为 。 放电 自学教材·填要点 2.氮的常见氧化物 (1)物理性质: 颜色 气味 毒性 密度 溶解性 NO 有毒 与空气接近 溶于水 NO2 有毒 比空气 与水发生 反应 无色 无味 红棕色 刺激性气味 大 不 (2)化学性质: ①NO常温下与O2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②NO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NO+O2===2NO2 3NO2+H2O===2HNO3+NO [师生互动·解疑难] 氮的氧化物溶于水的计算 (1)NO和NO2的混合气体溶于水时,其反应是3NO2+H2O===2HNO3+NO,可利用气体体积变化差值进行计算。 1.[双选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一氧化氮是亚硝酸的酸酐,二氧化氮是硝酸的酸 酐 B.二氧化氮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C.通常情况下,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都是无色的有 毒气体 D.一氧化氮具有还原性 . 解析:酸酐和对应酸中主要元素的化合价应相同,亚硝酸的酸酐应是N2O3,硝酸的酸酐是N2O5,A项错误;二氧化氮与水反应,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B项正确;通常情况下,一氧化氮为无色气体,二氧化氮为红棕色气体,它们都是有毒气体,C项错误;一氧化氮中氮元素为+2价,很容易被氧化,自身作还原剂,有还原性,D项正确。 答案:AC [自学教材·填要点] 1.SO2和NO2的主要来源 (1) 和某些含硫的金属矿物的燃烧或冶炼; (2) 、硫酸厂、硝酸厂的尾气。 2.危害 (1)引起 污染,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2)溶于水形成 。 煤、石油 汽车尾气 大气 酸雨 3.酸雨 (1)概念: 的降水称为酸雨,主要是大气中的 和 溶于水造成的。 (2)形成原理: ①硫酸型酸雨的生成: SO2+H2O H2SO3; 2H2SO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