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苏教版必修一专题四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课件)
* 学完本专题第一单元内容,请同学们按下列线索归纳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转化条件,并与同学们交流讨论。 (一) 1. SO2的化学性质 根据下图说一说SO2在每一步反应中体现出的性质,并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效果 实质 原理 活性炭 SO2 HClO、O3、H2O2 物质 具 有 漂 白 性 的 物 质 你知道他们的区别吗? 利用强氧化性将有色物质氧化成无色物质 SO2与有色物质直接结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 氧化还原反应 非氧化还原反应 永久性 暂时性 利用吸附性将有色色素吸附而漂白 物理变化 〖应用实践〗 1.下列关于SO2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SO2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 B.SO2能使紫色的石蕊变红色 C.SO2是硫酸的酸酐,称为硫酐 D.SO2能与CaO反应生成CaSO3 2.下列物质均有漂白作用,其漂白原理相同的是( ) ①双氧水 ②次氯酸 ③二氧化硫 ④活性炭 ⑤臭氧 A.①②⑤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①②③ C A 学完本专题第二单元内容,请同学们按下列线索归纳氮气及含氮化合物的性质和转化条件,并与同学们交流讨论。 (二) 2. 氮氧化物(NO和NO2) ①硝酸型酸雨②造成光化学烟雾③破坏臭氧层 措施:使用洁净能源,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为汽车安装尾气转化装置;处理工厂废气 氮氧化物对 环境的污 染、危害及 防治措施 重要反应 毒 性 气 味 色、态 (常温下) NO2 NO 无色气体 红棕色气体 有毒 有刺激性气味 无味 有毒 2NO+O2=2NO2;3NO2+H2O=2HNO3+NO 〖应用实践〗 3.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大多是由于人类生产活动中过度排放有关物质引起的。下列环境问题与所对应的物质不相关的是 ( ) A.温室效应——二氧化碳 B.光化学污染——二氧化氮 C.酸雨——二氧化碳 D.臭氧层破坏——氟氯烃 4.将12mLNO2与O2混合气体被水充分吸收后,发现剩余2mL气体 ,则原混合气体中NO2的体积可能为 。 10.8mL或8mL C 3.硫酸与硝酸的工业制法 主 要 原 理 硝酸 硫酸 4.浓硫酸与稀硫酸的组成及氧化性对比 鉴别方法 氧化性举例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氧化性强弱比较 主要组成粒子 稀硫酸 浓硫酸(98.3%) H2SO4 H+、SO42- 由+6价的硫体现 由H+体现 Fe+H2SO4=FeSO4+H2↑ 分别加入铜片后并加热,能够产生刺激性气体的是浓硫酸 5.浓硫酸与浓硝酸的性质和用途 用途 特性 (举例) 氧化性 (用化学方 程式表示) 均为强酸。它们与铜的反应既体现了 性, 又体现了 性。 酸性 浓硝酸 浓硫酸 你能利用表格的形式对比一下浓硝酸与稀硝酸的性质吗? 酸 强氧化 C+4HNO3(浓) ==?4NO2↑+CO2↑+2H2O 吸水性、脱水性 不稳定性 化肥、医药、农药等 炸药、染料、塑料等 〖应用实践〗 6.从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考虑,大量制取硝酸铜最宜采用的方法是( ) A.Cu + AgNO3→Cu(NO3)2 B.Cu + HNO3(稀)→Cu(NO3)2 C.Cu + HNO3(浓) →Cu(NO3)2 D. 5.碳跟浓硫酸共热产生的气体X和铜跟浓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Y同时通入盛有足量氯化钡溶液的洗气瓶中(如图装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碳酸钡 B. Z导管出来的气体中无二氧化碳 C. 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硫酸钡 D. Z导管口有红棕色气体出现 CD D 6.氨气 (1)物理性质: ①喷泉实验的原理: ②实验现象: ③实验结论: 思考: ①喷泉为什么不满或失败? ②能否用CO2气体设计一个 喷泉实验?如何设计?空气可以吗? 6.氨气 (1)物理性质: ①NH3与水的反应: 化学反应方程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二单元第一节水循环课件2.ppt
- 第二单元—化学—北京专版.ppt
- 第二单元第一节水的净化课件.ppt
- 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小专题 天下国家.doc
- 第二模块:电场能的性质.ppt
- 第二单元第7课 抗击八国联军【教案】.docx
-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基本内容回顾.ppt
- 第二单元课题2 氧气 课件1 - 副本 (共15张PPT).ppt
- 第二章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二课时 胶体的制备与性质).ppt
- 第二模块 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ppt
- 苏教版必修一专题一第一单元物质的分类与转化(33PPt).pptx
- 苏教版化学必修一专题三第二单元《铁 铜的获取及应用—从自然界获取铁和铜》课件 (共16张PPT).ppt
- 苏教版必修一专题三第一单元铝及铝合金.ppt
- 苏教版必修一专题4第二节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 【课件】(共17张PPT).ppt
- 苏教版必修一化学专题3第一单元《从铝土矿到铝合金第一课时》课件 (共12张PPT).ppt
- 苏教版必修一专题三第三单元 含硅矿物与信息材料(课件).ppt
- 苏教版必修一专题四硫、氮和和可持续发展复习课件(29ppt).pptx
- 苏教版必修一化学专题3第一单元 从铝土矿到铝合金【课件】 (共18张PPT).ppt
- 苏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物质的聚集状态课件(19ppt).pptx
- 苏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阿伏伽德罗定律及其推论(11ppt).ppt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