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药学-之总论.ppt
* * ②后下:是指药物的有效成分煎煮时容易挥发或破坏而不耐煎煮者,入药宜后下,待他药煎煮将成时投入,煎沸几分钟即可。 薄荷 、白豆蔻 ③包煎:是指对花粉、细小种子及研末的矿石类药物,宜用纱布或其薄布包裹后,再放入锅中煎煮。避免煎后药液混浊,或减少对咽喉和消化道的不良刺激。 辛夷、旋覆花;海金砂、蒲黄 * * ④另煎:是指对某些贵重药材宜另煎,以免煎出的有效成分被其他药渣吸附,造成浪费。 ⑤烊化:是对胶质、粘性大而且易溶的药物,容易粘附于其它药渣及锅底,既浪费药材,又害易煎焦,宜另行烊化,再与其他药汁兑服。 ⑥冲服:丹剂、自然汁及入水即溶的药物,宜用煎好的其他药液或开水冲服。 蜂蜜、芒硝 * * 3.服药方法 ①服药时间:需根据病情和药性而定。 空腹服:峻下逐水药、驱虫药宜晨起; 饭前服:补虚药和治胃肠道疾病的药物; 饭后服:对胃肠道有刺激性的药物及消食药 睡前服:安神药、涩精止遗药、缓下剂 截疟药应在疟疾发作前两小时服药; 急性病则不拘时服。 * * ②服药多少:一般疾病服药,每日一剂,每剂分二服或三服。病情急重者,可每隔四小时左右服药一次,昼夜不停,使药力持续。呕吐病人服药宜小量频服。 ③服药冷热:一般汤药多宜温服。另外,用从治法时,也有热药凉服,或凉药热服者。此外,对于丸、散等固体药剂,一般都宜温开水送服。 * * 中药的命名 根据药物的形、色、气味、效用、药用部分或收获时间、产地、始用人、译音 1.根据功效命名 如防风(治风要药),益母草(治妇女经产疾病的佳品, 续断(接续折断的筋骨),决明子、石决明、威灵仙、益智仁等 * * 2.根据颜色命名 红色:红花,朱砂,赤芍药,丹参,代赭石 白色:白芍药,白果(银杏) 黄色:黄连,黄芩,大黄,黄芪 青色:青黛,大青叶 黑色:乌药,黑芝麻,墨旱莲,乌梅 * * 3.根据气味命名 辛味:麝香,木香,丁香,降香,藿香,小茴香,沉香,檀香,香附等 细辛,甘草,酸枣仁,鱼腥草,败酱草,鸡矢藤 4.根据形态命名 牛膝,白头翁,钩藤,人参 * * 5.根据产地命名 川芎,川贝母,宣木瓜 6.根据生长特性 夏枯草,款冬花,半夏,冬虫夏草 * * 7.根据入药部位 根,皮,花,茎枝,叶,果实、种子,动物的角 8.根据人名或传说 使君子 9.根据译名 阿片,蔓陀罗,诃黎勒 * * 10.其它 皇帝名: 康熙名玄烨,玄参-元参.玄明粉-元明粉,玄胡-元胡; 薯蓣,唐代宗李豫,宋英宗赵曙―山药 炮制: 胆南星,炙甘草 采收时间: 陈皮,半夏、忍冬藤 * * 别名: 1.求书写方便 乳香、没药——乳没 焦山楂、焦麦芽、焦神曲——焦三仙 羌活、独活——二活 麦冬、天冬——二冬 贝母、知母——二母 苍术、白术——二术 * * 2.区别药材规格 肉桂分企边桂、板桂、筒桂和桂通; 黄芩分枯芩(为旧根,宿芩、片芩) 条芩(为新根,子芩)。 3.封建迷信 茯苓——福临,蔓荆子——万金子, 蒺藜——吉利、七厘 皂角刺——天钉、添丁 * * 4.避嫌忌 砒石——信石、人言 大黄——生军、熟军、酒军、焦军 芒硝——小月 巴豆——刚子 童便——还元汤、轮迴酒 雀屎——白丁香 蜈蚣——天龙 粪蛆——五谷虫、水仙子 * * 总论复习题 1. 何谓中药?何谓《中药学》?何谓地道 药材? 2. 中药炮制的含义?中药炮制的目的是什 么?中药炮制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3. 何谓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 性? 4. 四气、五味的作用是什么? * * 5. 升浮药、沉降药一般具有哪些作用? 6. 归经的理论基础及依据是什么? 7. 避免中毒发生,应从哪些环节控制? 8. 中药配伍的含义及目的是什么? 9. 用药禁忌包括哪些内容? 10. 确定剂量的依据是什么? 11. 中药入药方法有哪些? * * * * 辛先入肺—肺气郁闭,以辛散之 五味所入 酸先入肝—醋炒玄胡,入肝止痛 (五脏所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