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气候变迁调适法制的建构与意义从国际到国内的连结变动轨迹
林春元 氣候變遷調適法制的建構與意義 139
科技法學評論, 12 卷 1 期,頁 139 (2015 )
科法新論
氣候變遷調適法制的建構與意義
*
──從國際到國內的連結變動軌跡
**
林春元
摘 要
因應氣候變遷的衝擊,立法推動調適法制已經勢在必行,然而,對於調
適法制應該如何建構,既有的環境法是否能因應氣候變遷調適的需求等議
題,未受到臺灣法律學界充分討論。
本文借鏡國際上調適法制的建構發展歷程,嘗試從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
公約體系的規範發展與後續聯合國發展規劃署提出的調適政策綱領,釐清調
適法制的形貌以及未來法制建構的方向。
本文主張,調適法制已經浮現一種新的環境法模式,特色包括連結全球
與地方、呼應全球多層次治理、與發展脈絡結合、注重學習取向的程序建置
並且強調社會轉型與遷徙的規範目標。據此檢視臺灣「國家氣候變遷調適政
DOI :10.3966/181130952015061201004
*
本文形成過程中受益於臺灣大學法律學院葉俊榮、張文貞與許宗力教授諸多寶貴意
見,予以感謝。研究生郭漢煌在校正與格式調整的協助,一併感謝。所有文責作者
自負。
**
中原大學財經法律系助理教授;國立臺灣大學法學博士。
投稿日:2014 年 8 月 15 日;採用日:2014 年 9 月 28 日
- 139 -
140 科技法學評論 12 卷 1 期
策綱領」,本文提出其不足之處,期待藉此未來調適法制繼續發展的動力與
思考。
關鍵詞:氣候變遷、調適、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國家氣候變遷調
適政策綱領、轉型、環境法
林春元 氣候變遷調適法制的建構與意義 141
Cite as: 12 TECH. L. REV., June 2015, at 139.
The Emergence of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Law and Its Implications:
The Evolving Trajectory from
International to National
*
Chun-Yuan Lin
Abstract
Legislation for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has been recognized as inevitable
and necessary. However, how do we construct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law and
whether adaptation law challenges existing environmental law? Answers to these
questions are far from clear.
This article refers to the development of adaptation law of the regime of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and the Adaptati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