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定势的涵义.pptVIP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思维定势的涵义

思维定势的涵义 ①天上没有星星,也没有月亮。一辆汽车飞驰在漆黑的公路上,没有开车灯,路上有一个穿一身黑衣,裹着黑头巾的老太太在行走,司机“嘎”的一声,刹住了车,请问司机是怎么发现公路上的老太太的? ②请用6根火柴摆出4个三角形来。 ③全班24人,要求排成6列,每5人为一列,该如何排列? 所谓思维定势,就是思维主体在思维活动中形成的一种稳定性的倾向或习惯性的思维方式。 德国心理学家G.E缪勒和F.舒曼提出的,现已发展成为“定势心理学派”。 人在感知、筛选、决策时,常自觉或不自觉地沿着以前熟悉的方向和路径思考。这就是思维定势。 心理学家作过这样一个测试: 让一个人重复(10—15次)感知两个大小不等的球,然后再去感知大小相等的两个球,结果多数人感知结果为不相当。正像我们在刚才的3个测试题中,总把漆黑、星星,月亮和黑夜连在一起一样;总习惯于在平面上绘制三角形一样;习惯于竖式、横式排队一样,结果会把我们的思维引向可笑的陷井之中,对新问题常无处下手。 习惯化的形成 思维定势的形成,与社会环境、文化传统和个人的生活经历、个人偏好有很大的关系。而习惯化一经形成,就很难改变,它会以极大的惯性约束和规范我们的思维,成为条条框框。 温水煮青蛙 如果把一只青蛙放进沸水中,他会立刻试着跳出。而如果放进温水里且不去惊吓它,他就呆着不动,然后慢慢加温,当温度从华氏70 度升到80 度,青蛙仍自得其乐。可悲的是,当温度慢慢上升青蛙会越来越虚弱,直到被煮熟。 习惯化的优点和弊端 习惯化的优点 提供规范性,稳定性,使我们在处理一般问题时,能驾轻就熟,得心应手,而不必花费不必要的探索 习惯化(思维定势)的弊端: 习惯不经常和创造合拍,因为创造恰好意味着脱离以往的程序、偏离常规,因此正好和习惯冲突。 习惯可能削弱我们决策的能量,阻碍新点子、新观点的构想和出现。 习惯也阻碍我们的交流、沟通的能力,妨碍教育的成效。 如何打破习惯化? 1、有意识地脱离习惯,培养逆向思维和反传统精神。 2、无意识的偶然事件,会改变习惯化。 3、奖励和激励在改变习惯中的重要的作用。 4、打破清规戒律和条条框框。 打破清规戒律和条条框框。 (1)买一件价值300元以上的时装。 (2)把头发染成五颜六色。 (3)不按时完成作业。 (4)考试作弊。 (5)剃光头。 (6)在公共场所大声唱情歌 打破清规戒律和条条框框。 作为社会人,我们的头脑中接受了许多的清规戒律和条条框框,这些是社会、学校、家长教给我们的,旨在维护社会的秩序、学校和家庭的稳定,这是完全有必要的,但在有些时候,你在不破坏法律和道德的前提下,不妨冲击一下这些清规戒律,至少在思维中体验一下“破坏者”的感受,为日后创造思维铺平道路。 思维定势的表现主要有: ①权威定势 ②从众定势 ③唯经验定势 ④唯理性定势 权威定势 权威在任何时候、任何社会都存在,在人类的经济、政治、军事、思想、宗教等领域,人们对权威普遍有尊崇之心,但如果这种关系演变为迷信和神化,处处唯权威是瞻,唯权威是从,以权威的是非为是非,一旦与权威相违背,就大加鞭挞惩罚,便是权威定势。 权威定势 其一是 教育权威 动物园或马戏团中看到的动物表演 其二是“专业权威”。 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就成为多数人的行为准则和思维屏障 其三是权威泛化 比如某位作家,文章写得好,就成为政协委员、人大代表、评价时装大赛、大谈儿童教育、担任大专辩论赛主席、为某个产品作广告……他成了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权威——别人这样认为,甚至他自己也这样认为。 历史上的创新,总是从推翻权威而开始 伽利略反对亚里斯多德 马克思否定黑格尔和费尔巴哈 毛泽东发展列宁 改革开放的“实践标准”替代“两个凡是” 弱化权威定势的训练, (1)那是以前的权威(时间) (2)是外地的权威 (3)是其它领域的权威(权威泛化) (4)是与自身利益相关的权威 从众定势 法国科学家法伯曾做过一次“毛虫试验”: 把一群毛虫放在一个盘子的边缘,一个紧跟一个,头尾相连排成一圈。盘子中央是毛虫喜欢的食物,但毛虫沿着盘子爬了七天七夜,没有一个毛虫走出圈子而独辟新路,最终全部饿死于盘中。 从众定势的形成原因 社会学原因 为维持群体的相对稳定,与多数人保持一致,内化为普遍的个人思维准则。 心理学原因 归宿感和安全感,对孤独的恐惧是普遍的心理 社会的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