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后六客会及其文化意义.pptVIP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前后六客会及其文化意义

前后六客会及其文化意义 湖州饮食史上四大名宴 洼樽诗饮——颜真卿 南园宴娱——马太卿 前、后六客会——以苏轼为中心 前六客会 时间:宋熙宁七年(1074年)九月 地点:湖州碧澜堂、霅溪(东苕溪)垂虹亭 人物:苏轼、陈舜俞、张先、杨绘、刘述、李常 雅集概况 概况 《李堂湖州府志》中记载:李公择守吴兴,招先及苏轼、陈舜俞、杨绘、刘述雅集郡图,为六客之会。 《定风波令》:西阁名臣奉诏行,南床吏部锦衣荣。中有瀛仙宾与主,相遇,平津选首更神清。溪上玉楼同宴喜,欢醉,对堤杯叶惜秋英,尽道贤人聚吴分。试问?也应旁有老人星。 苏轼 核心人物 字子瞻,四川眉山人, 号 “东坡居士”。熙宁四年 因上书反对王安石变法遭 新党排挤,自请外放、通 判杭州;熙宁七年九月徙知密州,在上任 途中经过湖州。 张先 关键人物 (990─1078)字子野,乌程人。天圣八年进士。历任判官、知州。人称为“张三影”、“张三中”、“三影郎中”、“张安陆”。词风清新婉约,与柳永齐名,开北宋朦胧词之先风。 时隐居,经常往来于湖杭之间 李常 主持人 (1027——1090)字公择,南康建昌人。判官、知谏院、御史中丞、知州。 熙宁七年以太常博士秘阁校理出知湖州。 陈舜俞 最早提出雅集这种主张的人。 (?—1076)字令举,乌程人,隐居秀州白牛村,自号“白牛居士”。庆历六年进士,历官都员外郎、判官公事、观察推官、知州等 时因拒青苗法上疏自劾,被降监南康军酒税。 杨绘 字元素,四川绵竹人,他与张浚,宇文之邵并称绵竹宋代三贤。 熙宁七月六月,杭州知州陈襄徙知应天府,杨绘以翰林侍读学士、尚书礼部郎继任知杭州。 刘述 字孝叔,湖州人。景祐元年(1034)进士,御史台主簿。曾任侍御史,出知睦州,知江州。 时从苏州一起来相会。 后六客会 时间:元祐六年 (1091) 地点:老地方 人物:苏轼、张仲谋、曹辅、刘季孙、苏坚、张弼 集会概况 后六客词 凡五十年,再过吴兴,而五人者皆已亡矣。时张仲谋与曹子方、刘景文、苏伯固、张秉道为坐客,仲谋请作《后六客词》:‘月满苕溪照夜堂,五星一老斗光芒,十五年间真梦里,何事,长庚对月独凄凉,绿鬓苍颜同一醉,还是,六人吟笑水云乡。宾主谈锋谁得似?看取,曹刘今对两苏(苏轼、苏伯固)、张(张询、张秉道)。 苏轼 此间曾出知密州、徐州、湖州,入过御史台狱,又责迁黄州、汝州。 此时是从翰林学士出知杭州 。 张询 东道主 字仲谋,浦城人。 当时知湖州。 曹辅 字子方,号静常,海陵人。 1074年,调湖州太守。筑“六客堂”,六客集会,集“六客诗”、“六客堂词” 当时应召由闽经杭州回京与东坡同行的。 苏坚 字伯固,丹阳人。以临浦县主簿监杭州商税。与苏轼交往最久,庆元间待诏。 当时他以临浦县主簿监杭州商税。 刘景文 字季孙,开封祥符人,曾为两浙兵马都监,做过酒监。喜文学。苏轼赞誉刘景文为“慷慨奇士” 时苏轼离杭,一批人至德清共游半月泉,并题名石刻。 张弼 字秉道,杭州人,似无官衔,所以在半月泉石刻上没有题名。他送东坡北上,直到润州(镇江)分手。 文化意义 物质文化 非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 地理意义 吴越要地——湖州,文人墨客游历、出仕必经之地 古迹物质遗产: 六客堂、碧澜堂、德清半月泉石刻 非物质文化 文人与湖州结下的不解情缘——以苏轼为代表 人文文化——友谊之深文学 文化意义——诗词歌赋之于文学界、史学界 * *

文档评论(0)

woai118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