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传背景资料.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察传背景资料

(一) 春秋时代,齐桓公不甘心当一名平庸的君主,他立志称霸天下,于是听从大夫鲍叔牙的建议,把曾经与自己为敌的仇人管仲“请”回齐国,任以国政。管仲不负所望,相齐后制定合理的政策,“设轻重鱼盐之利,以赡贫穷,禄贤能”,通货积财,富国强兵。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   鲍叔牙向齐桓公推荐管仲后,自己甘心做下属,他的子孙在齐国世代享受俸禄,十几代人拥有封地,有不少人曾是齐国著名的大夫。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牙能知人也(人们更多的不是称道管仲的才能,而是称赞鲍叔牙善于知人)。”   可惜齐桓公晚年有点骄傲自满,不听管仲的劝告任用易牙、开方、竖刁等奸臣管理国政,导致国家出现混乱,齐桓公在人生的最后关头栽了跟斗。   齐君荒淫无道被杀 两公子急回国争位   齐国的创始人是姜子牙。齐国第十四代君王齐襄公荒淫无道,欺侮大臣,滥杀无辜。他与嫁给鲁桓公的妹妹私通,鲁桓公知道后,齐襄公请鲁桓公喝酒,趁他喝醉时派人把他杀害。齐襄公的所作所为引起人们极大的愤慨,他的兄弟知道国家将乱,恐祸及己,纷纷外逃。   襄公的二弟公子纠奔鲁,因为公子纠的母亲是鲁国诸侯之女,随行辅佐公子纠的是管仲和召忽。襄公的三弟小白奔莒,随行辅佐小白的是鲍叔牙,小白的母亲是卫国诸侯之女。   没过多久,齐国的公孙无知谋反,入宫杀死了齐襄公,自立为齐君,随后公孙无知在齐国的雍林游玩时,被雍林的仇家杀死,他们宣称:“无知杀害襄公自立为君,我们把他杀了,希望大夫们重新在公子中选择应当继位的人,我们一定服从命令。”于是齐国的大夫们商议另立新君。因小白自幼便与齐国的大夫高傒关系很好,高傒等人便派人到莒国悄悄地迎接小白回国。而鲁国听说无知被杀后,也发兵送公子纠回国争位,另派管仲到莒国通往齐国的必经之路伏击小白。   管仲很快就找到伏击地点,当看到小白出现后,他一箭就射中了小白的衣带钩,小白十分机警,趁势倒下装死,管仲误以为小白真的死了,马上派人回鲁国向鲁君报告。鲁国获悉后送公子纠的队伍就走得慢了,六天以后才到达齐国。这时小白早已进入齐国了,高傒和其他大夫立小白为君,这就是齐桓公。   齐桓公大人有大量 鲍叔牙慧眼识英才   小白成为齐国的君王后,发兵攻鲁,两国在秋天打了一仗,鲁国战败,被齐国军队截断了归路。齐桓公给鲁庄公写信说:“公子纠是我的兄弟,我不忍心杀他,请鲁国把他杀了。召忽、管仲是我的仇人,请将他们送回,我要把他们剁成肉酱。如果你们不照办,我将发兵包围你们的都城。”鲁国人害怕齐国,赶紧把公子纠杀了,召忽自杀,只有管仲甘心被囚。   鲍叔牙知道齐桓公一心想杀管仲,便对齐桓公说:“君将治齐,即高傒与叔牙足也。君且欲霸王,非管夷吾不可。夷吾所居国国重(管仲在哪个国家,哪个国家就强大),不可失也。”于是齐桓公听从鲍叔牙的建议,假称把管仲要回来杀掉,鲁国便把管仲送给齐国。鲍叔牙代表齐国接收了管仲,他给管仲去掉了枷锁,让管仲沐浴更衣后拜见齐桓公,齐桓公不计前嫌,以厚礼对待管仲,称管仲为“仲父”,封他为大夫,管理齐国政事。   管仲名夷吾,年轻时与鲍叔牙是好朋友,鲍叔牙知道他很有才能。管仲家里穷,经常占鲍叔牙的便宜,但鲍叔牙从不介意。   管仲说:“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耻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可以说没有鲍叔牙管仲就没有出头之日,而没有管仲的辅佐,齐桓公也不可能成为春秋一霸。   通货积财富国强兵 转祸为福转败为功   管仲被任用后,在齐国掌管朝政,辅佐齐桓公成了一代霸主。《史记》称:“(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齐桓公九次召集诸侯会盟,一度稳定天下,都是靠管仲的谋略)。”   管仲治理齐国这块地处东海之滨的国土,鼓励民众发展生产,互通有无,以达到通货积财,富国强兵的目的。在制定政策时,他特别注重与当时的社会风俗相适应。他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仓库里的东西多了,人们才有功夫去讲求礼节;吃饱穿暖了,人们才知道什么叫光荣和耻辱。国君的生活符合法度,亲戚们的关系才能稳固。如果人民不懂礼义廉耻,国家就要灭亡。政府的各种法规都应像是有源之水,符合人民的心愿)。”   管仲处理政事的诀窍,是善于“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他注意掂量各种关系的轻重,慎重地权衡国家的利益。管仲死后,齐国虽经历了一段波折,但后世君王“遵其政,常强于诸侯。”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