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不尽的荷菱.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拍不尽的荷菱

拍不尽的“荷菱” 漕运源流水,堤柳半成行。 吟罢江南句,熏风扑面凉。 (《过南阳》 清·张玉书) 生在湖畔,长在湖畔,如今又工作在湖畔十多年,巧的是妻子又是湖里人,与湖的这份缘真可谓深呀,于是,我在网络空间就常常自名为“湖水”了。 进湖里是常有的事,只不过多是因事而去,并非因着什么闲情逸趣,印象也只能是一些支离残缺的碎片。今年夏天,陪朋友一道前游南阳古镇,便真正全身心地铺洒在碧柳红荷窄巷古迹之中了。 这天上午,天空飘着一层薄云,太阳也就失去了夏日的威力,我和朋友坐在客船的顶棚上,清风和着水汽,倒觉得清新舒畅。勤劳的渔民各自忙活开了,用手中的篙和棹演奏着优美而朴实乐章。不远处,一叶小舟上炊烟袅袅,锅里煮炖的一定是刚打的鱼吧,够新鲜的呀。可惜,今天没有见到撒网的,记忆中,是那样的优美,随着有力的一甩,一张渔网铺撒开来,圆圆的罩向水中……水鸟倒是挺多的,飞动着,鸣叫着,远远望去,上蹿的,下探的,横飞的,纵飞的,直线飞的,弧线飞的……姿态万千,曼妙无穷。鱼鹰就不一样了,列兵似的蹲踞在小舟上,头高高的昂着,似在静候主人的一声令下。 两旁的水草,芦苇最多,这芦苇,就是《诗经》里的蒹葭吧,远古的先民就在歌之颂之了啊。或近或远,也有些许杨柳生长在芦苇丛中,创造着视觉上变幻无穷的。 突然间,一声“荷花”,目光顿时聚集而去,就连生长在湖畔的我,也赶忙投去了所有的目光 ——荷的美是看不够的。一大片芦苇丛边,一朵已经怒放,红里带点粉;一朵还是骨朵,红色略显浓重。只是两朵,也展现着不同的姿色,映在这绿色的芦苇丛中,真的很夺人眼目。看着看着,还似乎闻得到荷花的清香了。荷叶,对呀,只顾看荷花了!这圆圆的荷叶,大大的,绿绿的,与直直的芦苇所勾画的图案,能不让你联想到李白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线条之美吗?只不过色彩不同、意境有异罢了。 客船继续前行着,视野里的荷花不再一朵两朵的闪现了,而是大片大片的涌来,荷花的清香越发浓郁。客船最终停在了一个很大很大莲地边,如果用无边无际来形容的话,的确有些夸张,但这一片大的也足以让你极目远眺才可见其边际。香味是扑鼻而来呀,沁人心脾。看不到一棵杂草,有的只是荷叶与荷花,有的只是绿色与红色:叶子的绿纯粹奔放,花的红却含蓄典雅。我们改乘了小木船,融身于这碧叶红花之中,细细品赏:已开放的,花瓣的粉红色有外向里渐淡;未开放的,尖尖的骨朵红中略显紫色。大大小小的蜻蜓,时停时飞,给这荷韵又增添了些许闲情野趣。 撑船的老农笑吟吟的,不时的指给我们一些成熟了的莲蓬,摘下来剥开吃了,甜甜的,脆脆的,朋友呢,那吃相简直有些贪婪了。边吃边听——这新鲜的莲蓬新鲜的知识哟:“这莲蓬,新鲜的好吃,过夜就不行了……从前,这里还有菱角的,这几年少见了,人工种植的倒不少,离这里都很远的……”不知何时飘下了丝丝细雨,更是凉爽了,荷叶上慢慢积聚了一些小水珠,亮晶晶的,在翠璧雕成的大盘里滚动着,一闪一闪,这分明是少女的明眸呀,不然,哪来的这么晶莹灵异的光芒呢?我的心里矛盾了:离开这荷花丛吧,舍不得;再呆一会,又不忍心那被轧在船下的花和叶,虽然小船过后还会坚挺地站立起来。 古今诗文中写荷的名句太多了,融身于这“田田”的荷叶间,细细品读,更觉甘醇丰厚,悠悠的荷香里还真的嗅出了点点哲思与禅意。 远处,杨柳映荫着的岛屿便是南阳岛了。这碧水环抱着的小岛,运河纵穿而过,曾是显赫一时的运河四大名镇之一。据说明清时期繁荣地很,商埠林立,厢映檐遮,有“晴天不见日,雨天不漏水”的说法,招引着全国各地的商贾、名门,帆樯塞河。康熙乾隆两位皇帝曾多次经此南下,留下很多的历史遗迹,如康熙御膳处、乾隆下榻处、御赐石碑等,另外还有皇粮殿、文公祠、关帝庙、魁星楼、马家旗杆处、土地神庙、清真寺、杨家牌坊、状元胡同等古迹,一一数来,三十处之多,可惜大多在日寇入侵南阳荷文革期间被毁,现存之处,虽也破败不堪,却蕴藏着丰厚的历史记忆,如有雅趣,仍可追寻到其遗风轶韵。遥想当年帝王泊船于此,是何等的威严,商贾穿行于此,又是何等的繁闹。 走在青石板铺成的街巷里,便是一种异样与独特:两旁多是飘着古式招牌的门板房,因势而建,墙挨墙,户连户,还题着个诸如“瑞蚨祥”之类的店名,古朴雅致,遗韵醇厚;街巷里没有车辆的喧嚣,甚至自行车都少见,或者步行,或者摇船,独具风情。再有货物丰富的湖产店,建于艇船之上的酒家,编织着渔网的妇女,头戴荷叶做成的遮阳帽的孩子,门前闲坐的老人……总会有“咔咔”响起的相机快门的闪动声,把这份古朴典雅而又恬静祥和的氛围带出小岛。 回航的客船即将开动了。 “荷菱,你自己去这一趟吧。”岸上传来一声吩咐,一个十七八岁的小姑娘应了一声便去起锚了。也许是经常在湖里劳作的缘故吧,小姑娘碎花的绿色上衣已有些褪色,俊丽的脸庞红润里透着点黑色。她的名字是否用的“荷菱”二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