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民版1.3“康乾盛世”的开创者—康熙
康熙是中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以来,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君主,是清顺治帝的第三子,自幼好学不倦,意志坚毅,刚刚披上龙袍时还是个孩子。康熙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头脑清醒,文武兼备,对自己讲学习,对朝政讲勤慎。能较好地处理民族之间的关系,从而开创了康乾盛世,促进了清朝初年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疆域。? 知识链接 必修一:军机处设立,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必修二:海禁、闭关锁国 必修三:经世致用,明清小说 一、“少年天子” 1.孝庄训教,兼学满汉 2.智除鳌拜,锋芒初显 3.博才多能,学贯中西 清人绘 《塞宴四事图》中的布库场景。少年康熙便是利用佯演布库戏智擒鳌拜的。 智擒鳌拜,稳定朝廷秩序 郑氏政权 吴三桂 尚可喜 耿精忠 漠 西 蒙 古 漠 北 蒙 古 沙俄侵入 黑龙江流域 满汉矛盾 权臣鳌拜专权 西藏 思考:康熙帝即位时,在巩固统治上面临什么问题? 康熙初年面临怎样的形势? 1、在中央: 2、在地方: 西南:割据势力尚未清除(三藩叛乱) 3、在边疆: 东南:对台湾还没有完成有效的控制, 西北:漠西和漠北的蒙古各部需要加强管理, 西南:对西藏还没有完成有效的控制 东北:沙俄侵入了我国的黑龙江流域 国家安定、民族团结和抵御外侮是其重大的使命。 平叛乱 定边疆 御外辱 鳌拜专权 夺皇权 二、巩固国家统一 原因: 根本:三藩势力膨胀,严重影响全国的军政统一和清王朝的安危 直接:三藩叛乱 明朝一些降将被清朝封为藩王,镇守南方,主要有三: 平西王吴三桂,镇云贵; 平南王尚可喜,镇两广; 靖南王耿精忠,镇福建。 1、平定三藩 明朝一些降将被清朝封为藩王,镇守南方,主要有三: 平西王吴三桂,镇云贵; 平南王尚可喜,镇两广; 靖南王耿精忠,镇福建。 吴三桂 尚可喜 耿精忠 叛乱范围: 云南 、贵州、 广东、 广西、 福建 亲自指挥 启用汉将 重用绿营 一方面扫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符合国家的统一趋势。 另一方面也加强了中央集权。 1、平定三藩 叛乱范围: 云南 、贵州、 广东、 广西、 福建 吴三桂 尚可喜 耿精忠 亲自指挥 启用汉将 重用绿营 1、平定三藩 三藩即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清王朝认为他们有功,封吴三桂为平西王,驻防云南、贵州;尚可喜为平南王,驻防广东;耿仲明为靖南王,驻防福建,合起来叫做“三藩”。三藩之中,又数吴三桂最强。吴三桂当上藩王之后,十分骄横,不但掌握地方兵权,还控制财政,自派官吏,不把清朝廷放在眼里。 康熙即位后,三藩存在威胁到中央统治。当时康熙只有20岁,周岁才19岁,一个年轻的皇帝,但是在困难面前不畏惧,1673年,清政府下令撤掉三藩藩王称号,吴三桂等随即叛乱。 历时八年,最终平定了三藩之乱,清加强对南疆的统治,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南疆的稳定 亲自指挥 启用汉将 重用绿营 民族英雄 郑成功 2、统一台湾 公元230年,吴主孙权曾派将军卫温率领1万水军渡海到达台湾。 元朝正式在澎湖设“巡检司”,管辖澎湖、台湾民政,隶属福建泉州同安县(今厦门)。 明朝末年,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统治38年(1624-1662)。 台湾问题由来 1.背景: 台湾自古为中国领土;曾被荷兰占据;1662年郑成功收复,后与清廷对峙 2.过程: ①康熙收台方针:攻抚兼施 ②重用姚启圣、施琅 ③1683年,施琅攻下台湾 ④管理:1684年,设立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 3.影响: 巩固了祖国东南海防,加强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联系 (1683年) 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 郑成功驱逐荷兰侵略者,维护了中国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是民族英雄,有利于台湾的早期开发。 与清政府分庭抗衡,形成分裂状态,不利于国家的统一。 探 究 如何认识郑成功收复台湾与郑氏集团 对抗清政府的两种做法? 1)1885年,清政府设立台湾行省。 2)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给日本。 3)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中国政府收回台湾。 4)1949年,国民党败逃台湾,致使海峡两岸再次分隔,祖国至今也没有统一。 此后台湾的命运: 注意: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3、抗击沙俄(1685-1686年) ⑴背景: 16世纪中叶,沙俄不断侵袭我国黑龙江流域,侵占尼布楚、雅克萨等据点,抢掠中国当地的少数民族。 ⑵目的: 巩固东北边境,维护国家主权。 ⑶性质: 维护国家主权的反侵略战争 ⑷经过:(开展军事外交双重手段) ①军事:1685年、1688年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 ②外交:1689年双方签订《尼布楚条约》 ⑸内容:确定了中俄东段边界 ⑹影响: 维护主权、边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