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龟兹石窟第二种画风洞窟券顶壁画的禅观意涵从克孜尔171窟
中華佛學研究 第十八期 頁 83-112 (民國一○六年),新北:中華佛學研究所
Chung-Hwa Buddhist Studies, No. 18, pp. 83-112 (2017)
New Taipei: The Chung-Hwa Institute of Buddhist Studies .83 .
ISSN: 1026-969X
試論龜茲石窟第二種畫風
洞窟券頂壁畫的禪觀意涵
──從克孜爾 171 窟、110 窟與森木塞姆 48 窟出發
王芳
慕尼黑大學佛教研究項目博士生
摘要
位於西域絲路北道中段的龜茲古國,是中古時期聲名遐邇的佛教重
鎮。當地遺存下來的石窟寺院,是我們瞭解龜茲佛教文化的主要材料。龜
茲石窟的不同洞窟存在明確的功能分區和組合關係,其中禮拜窟主要有方
形窟和中心柱窟兩種形制。在壁畫風格方面,早年德國學者劃定了裝飾窟
壁畫的三種畫風,為學界提供了討論壁畫風格的理論框架。綜合可知,方
形窟和中心柱窟大致可與第一種和第二種畫風壁畫關聯,且呈現前、後兩
階段特徵。本稿集中討論裝飾第二種畫風壁畫的中心柱窟券頂部分,認為
其壁畫具備與禪修實踐相關的內涵。第二種畫風洞窟券頂兩側繼承了第一
種畫風券頂的山林構圖,加以形式化並固定下來,形成菱格山巒構圖。
筆者在學界對券頂菱格故事題材辨識的基礎上,將菱格構圖圖像分
為:菱格本生與菱格因緣組合、菱格本生與菱格千佛組合、菱格千佛三種
收稿日期:2017.01.11 ,通過審查日期:2017.03.01 。
.84 . 中華佛學研究 第十八期(民國一○六年)
情況,分别對應具體洞窟實例:克孜爾 171 窟、森木塞姆 48 窟及克孜爾
110 窟。檢閱中亞出土的 Yogalehrbuch 梵文本及與中亞密不可分的漢文禪
經,兩相對照,推測這批圖像組合可能反映出當地特定禪觀實踐及思想潮
流。三者洞窟的形制、組合方式及券頂壁畫内容雖各有差異,但券頂壁畫
均具有禪定內涵的圖像內容,再結合其他洞窟券頂相似圖像,試圖證明第
二種畫風洞窟券頂壁畫設計時,可能普遍考慮了壁畫輔助僧人禪定修習的
功能。在「禪風盛行」的龜茲古國,禪定觀想是當地佛教僧團基礎的修行
實踐,這些壁畫內容無疑是考察龜茲本地佛教實踐的有趣資料。
關鍵詞:龜茲、克孜爾、禮拜窟、佛教壁畫、禪觀
【目次】
一、前言
二、克孜爾 171 窟
三、克孜爾 110 窟
四、森木塞姆 48 窟
五、結論
試論龜茲石窟第二種畫風洞窟券頂壁畫的禪觀意涵 .85 .
一、前言
龜茲古國北倚天山南麓,轄制西域絲綢之路北道中段,是中古時期聲
名遐邇的佛教重鎮。龜茲佛國昔日的隆盛景象已隨歲月淹滅,而今新疆庫
車、拜城及新和縣一帶若干佛教石窟遺址成為我們理解龜茲佛教文化的主
要材料依託(圖 1 )。
圖 1 :龜茲主要佛教石窟遺址分布示意圖
隨著 20 世紀初德國學者在龜茲開展探險考察活動,龜茲石窟進入學
術視野 1 。作為佛教石窟寺院,龜茲石窟的開鑿應滿足僧侶居住、修行及
信眾禮拜、供養等多重需求。但由於石窟直接相關文獻的匱乏,長久以
1 代表著述有 Albert Grünwedel (阿爾伯特.格倫威德爾)的Altbuddhistiche
Kultstätten in Chinesisch-Turkistan (《新疆古佛寺》)、Alt-Kutscha (《古
代庫車》),以及 Albert von. Le Coq (阿爾伯特.凡.勒科克)與 Ernst
Waldschmidt ( 恩 斯 特 . 瓦 爾 德 施 密 特 ) 合 著 的 Die Buddhistische
Spätantikein Mittelasien (《新疆佛教藝術》)。
.86 . 中華佛學研究 第十八期(民國一○六年)
來,學者的目光主要集中在裝飾壁畫的禮拜窟上,試圖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