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塞伦盖蒂国家公园 Serengeti?National?Park 1981年根据自然遗产遴选标准N(III)(IV)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编号:?425-003? 相关联接:/whc/sites/156.htm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在广袤的塞伦盖蒂平原上,有一百五十万公顷的大草原和数量众多的食草动物--羚羊、瞪羚和斑马。每年,当它们为寻找水源而迁徙时,总有食肉动物伴随它们同行,向人们展现了另一个时代,是世界上最壮观的景象之一。 塞伦盖蒂国家公园位于东非大裂谷以西,阿鲁沙西北偏西130公里处,一部分狭长地带向西伸入维多利亚湖达8公里,北部延伸到肯尼亚边境。 该地区1940年后成为保护区;1929年,塞伦盖蒂中部228,600公顷地区被定为狩猎保护区;1951年建成国家公园;1959年得到扩大。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态计划中塞伦盖蒂──恩戈罗恩戈罗生物保护区(连同毗邻的马苏瓦狩猎保护区)的一部分得到国际公认。 塞伦盖蒂国家公园(1,476,300公顷)是整个生态保护区(2,?305,000公顷)的主体。东南与恩戈罗恩戈罗保护区(809,440公顷)相邻,东北和洛利翁多狩猎保护区(400,000公顷)接壤,北面与肯尼亚马拉国家保护区(151,000公顷)相连,西面是格鲁梅蒂狩猎保护区(500,000公顷)。海拔高度介于920米到1850米之间。 塞伦盖蒂平原主要是火山灰覆盖的结晶岩,伴有大量露出地面的花岗岩(丘陵)。北部和西部狭长地带主要是火山爆发形成的山地。两条向西的河流常年有水,还有不少的湖泊、沼泽、泉眼。降雨主要集中在11月到第二年的5月,12月和3、4月为高峰期。年平均气温20.8℃。海拔1150米处记录的年平均降水1210毫米。降雨量向东递减,自北向西递增,在西部维多利亚湖附近的狭长地带年降雨达950毫米,公园最北端肯尼亚边境附近年降水达1150毫米。 植被以开阔草原型植物为主,但在严重干旱时几乎全部变为沙漠。主要植物是马唐和鼠尾粟(盐碱土壤的代表植物)等茅草。在较湿润地区,水蜈蚣属植物生长占优。公园中部为大片金合欢林地草原。丘陵植物和茂密的林地,以及一些长廊林覆盖了公园北部的大部分地区。低地和山地植物主要是金合欢。 公园由于拥有现今极大规模的动物群落而闻名遐迩。这些动物群在季节性的水源地和草场之间来往迁徙。这些动物有牛羚、斑马、羚羊、3000多只狮子、斑鬣狗。5月和6月,许多动物从中部平原集体迁徙到西部狭长地带。20世纪50年代,牛羚数量估计有190万只,1989年估计有169万只,1991年则下降至127万只。其他的特色动物有猎豹、非洲象(1994年统计数字为1357头)、黑犀牛、河马、长颈鹿、野牛、转角牛羚、大羚羊、旋角大羚羊、南非羚羊、直角大羚羊、山地小苇羚、大量啮齿类和蝙蝠类动物、豺狗、瞪羚,7种獴、两种河狸、疣猪和7种灵长类动物。小型食肉动物有蝠耳狐、蜜熊。1991年,一场狂犬病瘟疫灭绝了三个野狗群,致使最后一群野狗从公园中消失。300多种鸟类包括34种猛禽、6种秃鹫、大鸨、鸵鸟、火烈鸟,以及几种分布较固定的鸟如褐尾织巢鸟。 19世纪塞伦盖蒂和马萨伊马拉的开阔草原一直没有遭受舌蝇的侵害。由于畜牧业主在这里的大量放牧,19世纪80年代一场牛瘟造成野生动物和家畜的大量死亡。导致许多人放弃该地远走他乡。也致使1983年参观人数(18602人)降到20世纪50年代有记录以来的最低点。其后好几年因为与肯尼亚的边界关闭,公园处于封闭状态。1983年12月,坦桑尼亚-肯尼亚边界重新开放,游客大增。塞伦盖蒂地方保护局的统计数字表明,从1985年到1991年,入园观光人数从11000增加到40000。新旅馆和其他基础设施建成后,游客人数将继续增加。 塞伦盖蒂国家公园,连同其中的有蹄动物和捕食它们的动物,是仅存的各种特征齐全的更新世大型哺乳动物生态系统。公园与相邻的恩戈罗恩戈罗保护区以及马萨伊马拉国家公园一起,为热带草原生态系统的保护提供了充分保障。 1951年,国家公园的原有边界包括如今公园的南部和东部(含恩戈罗恩戈罗高地)。1954年之前一直允许马赛人放牧和耕种。此后因为感到不利于资源保护而禁止放牧耕种。同一年,公园被分割成今天的塞伦盖蒂国家公园和恩戈罗恩戈罗保护区。国家公园严格用于野生动物保护和旅游,严格限制人类进入。整个20世纪80年代,动物保护者采取的保护措施逐渐发生变化。在塞伦盖蒂地区,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协会与塞伦盖蒂地方保护规划局联合行动,一起共同实施保护开发计划。1989年开始保护开发计划第二阶段,当地人加入进来。总目标是改变塞伦盖蒂资源旧有的排斥当地社会的管理和资源利用方法,使地区社会发展同自然环境保护协调一致。人们认识到野生动物是公园周围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