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渔夫的故事》教案1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渔夫的故事》教案1
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渔夫的故事》教案1”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92的支持!
《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知识教学:
掌握文中出现的常用生字、新词。
2. 能力训练:
初步了解肖像、对话、心理等描写手法的作用;初步学会赏析和有表情地朗读民间故事,注意描述语言的正确运用。
3. 思想情感教育:
感受课文所歌颂的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
渔夫和魔鬼两个形象的性格特征。渔夫是诚实善良、机智勇敢的劳动者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的觉醒过程,歌颂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魔鬼是邪恶势力的化身,揭露了敌人的残暴和愚蠢。
2. 难点:
把握渔夫和魔鬼的矛盾发展转化过程。
【教学方法】
讨论式、电教辅助式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1. 让学生自由地默读全文,给各自然段标上序号,借助工具书读准课文中的生字词,教师适时点拨。
2. 利用学过的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引导学生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让学生采用小组说、同桌说等形式反复说,并巩固。)
二、重点品读
1. 组织学生讨论故事的细节描写
(1)渔夫第四次撒网的动作描写:
撒──捞──拉拢来──拉不动──跳下水──拖上岸──打开网──发
现瓶
(2)魔鬼的心理活动描写:
A 、第一个世纪──第二个世纪——第三个世纪——四百年后
B 、捞起黄铜瓶时的想法:魔鬼告诉渔夫“非死不可时”渔夫的心理活动。
(3)魔鬼的外貌描写:
结合练习三,体会比喻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学生朗读有关细节描写的语句。
2. 引导学生学习渔夫智斗魔鬼的部分。重点训练课文中的对话部分。
(1)让学生找出文中的对话,并标上不同的符号,以便学习时方便区别找出。
(2)小组内分角色读对话。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对话,初步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并在小组内交流。
(3)全班分角色读对话。
A 读“魔鬼要杀渔夫”的部分。让男女生分角色读对话,从对话中体会出人物的个性特征。指导学生在朗读时要读出魔鬼的狡猾、凶恶和渔夫的冷静。
B 读“渔夫智斗魔鬼”的部分。让学生再次品读出魔鬼的狡猾、凶恶、愚蠢和渔夫的机智、勇敢、从容、镇定。
C 指名品读文中魔鬼和渔夫的对话,再次感受人物的个性特征。
D 让学生表演读对话,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让人物的形象更加鲜明。 E 指导学生复述课文内容,进一步巩固课文内容。
F 谈寓意
正义力量一定能战胜邪恶势力,对付魔鬼那样的凶恶敌人,不能抱有幻想,施加仁慈,而要敢于斗争,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去战胜它。
三、总结学法
1. 读对话的方法。
2. 抓住重点句子,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个性特征。
3. 复习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4. 简要的讲复述课文内容的方法。
四、课处延伸
1. 指导学生写一篇《渔夫的故事》读后感。
2. 课后阅读《一千零一夜》。
五、板书设计:
渔夫的故事
渔夫 魔鬼
获瓶 智斗 投瓶 逞凶 狡辩 沉海
机智、勇敢、从容、镇定 凶恶、狡猾、愚蠢
【教学反思】
今天我教学了《渔夫的故事》,自己感觉很好,班上的气氛从松散到热情高涨。主要是因为我在课堂教学时巧妙地运用了诙谐的语言,让学生全面参与动脑动手动口,并且有一个很连贯的教学流程。本篇课文是篇幅较长,一共有25个自然段,是一篇略读课文,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定位学习方法进行教学,放手让学生以自学为主,教师引导为辅。围绕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张扬学生的个性,利用学生喜欢读书的特点抓住文中人物的外貌、心理、对话训练学生的朗读,并且从对话中引导学生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个性特征。
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92,您的在线图书馆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