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而土壤里氮磷钾三种元素含量往往难以满足农作物的需要氮肥
一 片 高 粱 十 里 荷 塘 十 里 果 香 在一派欣欣向荣的农村景象中,多彩多姿的植物给美丽的自然画卷,增添了无穷的活力。 植物生长需要哪些元素? N P K Ca Mg Fe Cu Zn S Na B Mo Mn 碳 C、氢 H、 氧 O、氮 N、 磷 P、钾 K、 钙 Ca、镁 Mg、 硫 S、铁 Fe、 锰 Mn、硼 B、 锌 Zn、铜 Cu、 钼 Mo、氯 Cl。 植物的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化学元素有十六种。 缺氮 缺磷小麦与正常小麦对比 K 在十六种元素中碳、氧、氢三种元素需要量最大,其来源是空气和水;其次,作物需要量较大的是氮、磷、钾等,则需从土壤中吸收,而土壤里氮、磷、钾三种元素含量往往难以满足农作物的需要。 氮 肥 磷 肥 钾 肥 复 合 肥 §11.2 化 学 肥 料 警予中学 刘志强 1.氮肥 氮肥的作用: 氮是植物体内核酸、蛋白质和叶绿素的组成元素。 氮肥能促使植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 农作物缺氮的表现: 叶片绿色减淡 常见的氮肥: 尿素:CO(NH2)2 氨水:(NH3·H2O) 铵盐:NH4HCO3、NH4Cl、(NH4)2SO4 硝酸盐:NH4NO3、NaNO3 知识积累 ①空气中虽然含有大量的氮气,但植物通常只能吸收化合物中氮元素,不能直接吸收空气中的氮气。 ②根部有根瘤菌的豆科植物能把氮气转化为含氮的化合物而吸收。 ③将氮气转化为氮的化合物的方法叫做氮的固定。 2.磷肥 磷是植物体内核酸、蛋白质和酶等多种重要化合物的组成元素,参与各种重要的代谢活动,与植物的细胞分裂、生成及有机物的转化等有密切的关系。磷可促进作物生长,使之穗粒饱满,还可增强抗寒、抗旱能力。 作物缺磷的表现:生长迟缓、产量降低。 常见的磷肥: ①磷矿粉:Ca3(PO4)2 ②钙镁磷肥:钙和镁的磷酸盐 ③过磷酸钙:Ca(H2PO4)2+CaSO4 混合物 钾在植物代谢活跃的器官和组织中分布量较高。钾具有保证各种代谢过程顺利进行、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等功能。 3.钾肥 作物缺钾的症状: 常见的钾肥: 硫酸钾(K2SO4)、氯化钾(KCl) 叶尖及叶缘发黄,甚至叶肉坏死。 复合化肥:含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的化肥。 如:磷酸二氢铵(NH4H2PO4)、磷酸氢铵(NH4)2HPO4、硝酸钾(KNO3) 4.复合肥料 除了化肥之外,农药对农业的高产丰收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但农药也是有毒物质,在杀灭病虫害的同时也带来了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化肥和农药使用的利与弊: 利:化肥和农药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 弊:化肥和农药的不合理使用会带来很多的环境问题。如土壤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等。 辩论赛结果:正方与反方观点均不全面,化肥和农药既 不能乱用也不能不用,而应合理的适量使 用。 对比化学肥料和农家肥料的一些特点 化学肥料 农家肥料 所含营养元素种类少,但营养元素的含量大 常含多种营养元素,营养元素含量较少 一般易溶于水,易于被作物吸收,肥效较快 一般较难溶于水,经腐熟后逐步转化为可溶于水、能被作物吸收的物质,肥效较慢但较长 便于工业生产,成本较高 便于就地取材,成本低廉 有些品种化肥如长期大量施用能使土壤板结 能改良土壤结构 农家肥、化肥配合施用,使柑橘提早成熟,色泽鲜艳。 二、化肥的简易鉴别 氮肥 钾肥 磷肥 看外观 加水 加熟石灰 白色晶体 白色晶体 灰白色粉末 能溶于水 能溶于水 大多不溶或 部分溶于水 放出有刺激 性气味的 气体 1. 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施用氮肥能使枝叶繁茂、磷肥能使果实饱满、钾肥能使茎秆健壮。种植吃叶的蔬菜(如青菜),应施用较多的化肥是( ) B.NH4NO3 A.磷肥 C. K2SO4 D.微量元素肥料 B 2. 造成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是( ) ?? ①天然水与空气、岩石和土壤的长期接触? ?②工业生产中的废气、废水和废渣的随意排放 ③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的不当使用???? ④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 A.①②??? B.①③??? C.②③④ D.②③?? 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