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及其创作.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雨果及其创作

雨果及其创作 一、生平 雨果是个长寿、高产作家。他83年(1802-1885)的生命历程,使他亲身经历或亲眼目睹了几乎整个19世纪的重大历史事件。 1802年2月26日,雨果出生在法国东部的贝尚松省城的一个木匠家庭。1789年法国大革命中, 他父亲参加了拿破仑的军队,幼年的雨果跟着父亲过着转战南北的军旅生活。 少年时代的雨果生活在两种敌对的政治思想冲突的漩涡中,而这种冲突来自于他的父亲和母亲。小雨果主要由母亲教育,所以小时候的雨果思想倾向于保王主义。 随着阅历的增长,他亲眼目睹了复辟王朝的种种罪恶。例如有一天中午,他看到一个年轻的姑娘被绑在一根木栓上 ,脚边放着一盆炉火,一把烙铁插在炉子里烙的通红。周围站满了兴奋的看客。 这时一个刽子手走上行刑台,解开姑娘的衣服,拿起烧红的烙铁,按在姑娘赤裸的肩背上。姑娘的惨叫声一直过去了四十年都让他无法忘却。而事后他得知这个女孩是个富人的奴仆,仅仅因为买菜时偷吃了东西。 从那时起,他下决心要同法律的丑恶作斗争。那年他16岁。他逐渐看清了自己忠心拥护和赞扬的原来是最腐朽和残酷的。所以毅然决然地同保王主义决裂。 1827年发表《克伦威尔序言》可以说是浪漫主义的宣言。而1830年剧本《欧那尼》的成功上演不仅奠定了他浪漫主义领袖的地位,而且给他带来了数以万计的收入,使他一夜之间名利双收。 他的创作进入第一个收获期,著名的除《欧那尼》外,有诗歌《光与影》、《秋叶集》、《致年青的法兰西》, 小说《巴黎圣母院》更使他名满天下。 路易·波拿巴上台后实行恐怖统治,他不得不流亡国外达19年之久。在此期间,他创作了《惩罚集》、《小拿破仑》、《一桩罪恶史》、《静观集》和长篇《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等,进入他创作的第二个高峰期。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法国惨败。雨果回到祖国奔赴国难,并用自己的稿酬买了两尊大炮捐给法国军队。但腐败的政府已无力抵抗侵略,使人民决心要推翻这个反动政府。 1871年,巴黎公社起义爆发了。雨果从人道主义出发,在报上公开遣责政府暴行,并宣布把自己在国外的宅邸提供给逃亡在外的公社社员避难。  1885年,83岁的雨果,这个经历了几乎整个19世纪的老人,终于走完了他勤奋而艰辛的一生与世长辞。送葬的队伍达百万之众,法国人民自发地为他们敬重的诗人举行国葬。他的遗体同伏尔泰、狄德罗、卢梭等人一起安葬在伟人公墓。 二、创作 (一)《巴黎圣母院》 这是雨果早期的一部长篇小说,发表于1831年,当时他29岁。小说借用历史故事来影射现实(借用15世纪的故事来反映19世纪的现实)。    作者展开想象,用奇异的情节,鲜明的人物和优美的语言,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怪异而凄美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1482年1月6日。这是法国人的一个重要节日,这一天在格雷勿广场上照例要放焰火,市政大厅里要演宗教剧,王公贵族们要与民同乐,去观看宗教剧演出和愚人之王的选举。 宗教剧由于王公大臣们的迟到而推迟了开演。“愚人之王”选举大厅一张说不清是五角形、六角形的脸上长着一只四方体的鼻子,猪鬃似的红眉毛下面只有一只小小的左眼,而右眼被一个大肉瘤遮住了。而且有一头蓬乱的红发,隆起的驼背,两条腿象两把捆在一起的镰刀。 一个老妇人立刻告诉人们:“是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他敲钟震聋了耳朵,因此变成了哑巴。但如果他想说话,还是能说的。”就这样,卡西莫多被愚人之友抬着到大街上游行,引起一阵阵尖叫。这时忽然听到有人喊:“快看哪!爱斯梅拉达来!” 人物: 弗比斯 弗洛罗 —— 爱斯梅拉达 甘果瓦 卡西莫多 (二)《悲惨世界》 这部作品雨果写了二十年,是雨果在流亡英国时创作的一部巨著,作者自己称之为“社会的史诗”。 1801年,有个叫彼埃尔的农民为饥饿所迫偷了一个面包,结果被判五年苦役。出狱后因带着黄色身份证,找不到工作,悲惨而死(还有他16岁时所见那个女仆因偷吃食物被刽子手用烙铁烫的原型)。 (三)两部作品的主题分析 这两部作品发生的年代不同,情节不同,但基本主题是相似的。都是要表现“人道主义”这样一个基本主题,其实这是雨果所有作品的一个基本主题。 无论是《巴黎圣母院》中的爱斯梅拉达,还是《悲惨世界》中的冉阿让,他们的命运如何不同,但身上都闪耀着人道主义之光芒。人道主义虽然没有改善他们悲剧的命运,却改变了人性中最丑恶的劣根。 冉阿让,他的人道主义救不了芳汀,救不了天下所有穷人,但却感化了作为对立面的最顽固的警察沙威。 爱斯梅拉达的人道主义之光照亮了卡西莫多的心灵,使他流下了有生以来第一滴眼泪。从此以后他的人性复苏了,他有了分辨是非的能力,知道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并且为真善美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同假、恶、丑斗争到底(从对孚罗洛言听计从到反抗到把他扔下钟楼)。 三、雨果小说

文档评论(0)

zij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