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贺新郎.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辛弃疾--贺新郎

辛弃疾--《贺新郎》   甚矣吾衰矣。恨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秦淮八艳指明末清初在南京秦淮河畔留下凄婉爱情故事的八位才艺名妓。 明末在秦淮一带的八个名妓,又称“金陵八艳”。秦淮八艳的事迹,最先见于余怀的《板桥杂记》,分别写了顾横波、董小宛、卞玉京、李香君、寇白门、马湘兰等六人。后人又加入柳如是、陈圆圆而称为八艳,更将柳如是封为“秦淮八艳之首”。 杨白花   杨花飞去泪沾臆,杨花飞来意还息。   可怜杨柳花,忍思入南家。   杨花去时心不难,南家结子何时还?   杨白花还恨,飞去入闺闼,   但恨杨花初拾时,不抱杨花凤巢里。   却爱含情多结子,愿得有力知春风。   杨花朝去暮复离 。 金明池·咏寒柳  有怅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更吹起,霜条孤影,还记得,旧时飞絮。况晚来,烟浪斜阳,见行客,特地瘦腰如舞。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   春日酿成秋日雨。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纵饶有,绕堤画舸,冷落尽,水云犹故。忆从前,一点东风,几隔着重帘,眉儿愁苦。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深怜低语。 柳如是是活动于明清易代之际的著名歌妓才女,她个性坚强,正直聪慧,魄力奇伟。 她是嘉兴人,生于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幼即聪慧好学,但由于家贫,从小就被掠卖到吴江为婢,妙龄时坠入章台易名柳隐,在乱世风尘中往来于江浙金陵之间。由于她美艳绝代,才气过人,遂成秦淮名姬。 柳如是曾与南明复社领袖张缚、陈子龙友好,与陈情投意合,但陈在抗清起义中不幸战败而死。 崇祯十四年她20余岁时,嫁给了年过半百的东林党领袖、文名颇著的大官僚钱谦益。 当崇祯帝自缢,清军占领北京后,南京建成了弘光小朝廷,史称南明。柳如是支持钱谦益当了南明的礼部尚书。不久清军南下,当兵临城下时,柳氏劝钱与其一起投水殉国,钱沉思无语,最后走下水池试了一下水,说:“水太冷,不能下”。柳氏“奋身欲沉池水中”,却给钱氏硬托住了。于是钱便腆颜迎降了。钱降清后去了北京,柳氏留在南京不去。钱做了清朝的礼部侍郎兼翰林学士,由于受柳氏影响,半年后便称病辞归。后来又因案件株连,吃了两次官司。柳如是在病中代他贿赂营救出狱,并鼓励他与尚在抵抗的郑成功、张煌言、瞿式耜、魏耕等联系。柳氏并尽全力资助,慰劳抗清义军,这些都表现出她强烈的爱国民族气节。钱谦益降清,本应为后世所诟病,但赖有柳如是的义行,而冲淡了人们对他的反感。 春日我闻室作呈牧翁  裁红晕碧泪漫漫,南国春来正薄寒。  此去柳花如梦里,向来烟月是愁端。  画堂消息何人晓,翠帐容颜独自看。  珍重君家兰桂室,东风取次一凭阑。 出生   万历四十年,有美生江南。   杨家朝霞现,起名叫云娟。   世代书香府,日日诵诗篇。   五岁读史纪,七岁赋屈原。   十岁娇弱女,妙语鸣佩环。   十二年尚小,清芬翰墨传。 劳燕分飞 颠沛流离 伏首双星 救夫 复明 魂归 …… 风骨崚嶒柳如是 徐州十三中 施旭辉 2012年5月24日   柳如是其名 秦淮八艳之首   江南名士 4 1 2 3 飘零红颜梦 柳如是,本姓杨,名爱;改姓柳,名隐。因读宋朝辛弃疾《贺新郎》中:“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心中喜爱,又改名为“是”,自号“如是”。后又以佛典中有“如是我闻”之语而号“我闻居士”。 卖入勾栏   生于浑沌世,家败势如山。   双慈驾鹤去,枝幼无人怜。   枕上翻惊梦,亲朋无好言。   嗟来食难咽,十四入勾栏。   孱弱无人护,受尽鸨儿鞭。   十五操艳帜,浪迹吴越间。   娇花做雏妓,生涯甚可怜。 为情所惑    松江三才子,宋征慕云娟。    投我以青目,报之木桃还。    候门深似海,迎门皆白眼。    老少频责骂,君子日难安。    终做负心汉,人去玉笙寒。    余温还未散,百两卖婵娟。    美人冲冠怒,倭刀断琴弦。    重回烟柳巷,音信两茫然。 得遇知音   天天赴华宴,日日味如棉。   写尽《青楼怨》,句句断肠篇。   文惊陈士子,子龙恋花冠。   暗传诗几首,酬柬作书还。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