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国近代综合大学的发展历程与办学经验
我国近代综合大学的发展历程与办学经验
[摘要]:文章对我国近代综合大学的发展历程作了较为清晰的勾勒,并对办学经验进行了总结。认为我国近代综合大学发展伊始,就采用西方大学的先进办学经验,因而起点高、发展快、成熟早,是中西合璧的范例,因而其经验对时下的我国“综合大学”运动的发展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中国近代;综合大学;发展;经验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出现了一个令人瞩目的现象:许多单科性、多科性的大学纷纷采用扩充、合并、改名等方式加速迈向综合大学(或称综合性大学)。这种大学综合性的趋势,客观上反映了大学发展的内在逻辑和某种历史的必然。诚然,从我国近代综合大学的发展过程中探究这种“历史的必然”,会有助于当代大学综合性的健康推进。本文将集中探讨我国近代综合大学的发展历程与办学经验。
一、我国近代综合大学的发展历程
我国近代大学诞生于清末,以京师大学堂创办为标志。京师大学堂创办于1898年,是“百日维新”运动中的产物。京师大学堂以日本帝国大学(仿欧)为蓝本,设计其组织机构与学科构架,呈现了极为鲜明的西方色彩。最早倡议者刑部左侍郎李端棻在《请推广学校折》中建议在“人才乏绝”之时,必须“自京师以及各省府州县皆设学堂”,并指出大学堂的课程应有诵经史子及国朝掌故诸书,而辅之以天文、與地、算学、格致、制造、农桑、兵、矿、时事、交涉等书。这说明自倡议始,京师大学堂就显现维新、开放的姿态,课程结构中包容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经典国学。管学大臣张百熙在《奏办京师大学堂情形疏》中更明确提出:“今值朝廷锐意变法,百度更新,大学堂理应法制详尽,规模宏大,不特为学术人心极大关系,亦即为五洲万国所共观瞻”。张百熙中的“规模宏大”,不单是指建筑,而且还包含着学科,他提出的整顿大学堂等办法中认为根据清朝教育实情,暂且不设本科,而先办大学预备科。3年之后,预备科所造人才,与各省高等学堂毕业学生,一并由大学堂考取,升入大学本科肄业。预备科分设政科和艺科,“以经史、政治、法律、通商、理财等事直隶政科;以声、光、电、化、农、工、医、算等事隶艺科。”同时,又另设速成仕学与师范二科。张百熙的大学观在当时无疑是极为先进的,由其主持拟成的《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中提出大学分科的构想,并明定“今略仿日本例”,大学分为政治、文学、格致、农业、工艺、商务、医术等七科。1910年3月,京师大学堂分科大学举行开学典礼。除医科以外,其余七科(含经科)均正式开办,但各科分门比原计划大为减少。无疑,这期分科大学开办标志着京师大学堂初步构筑作为全国性的综合大学的学科格局与组织构架。其创办意义是深远的,证明了我国近代大学自创办之初就以极大的勇气和改革精神全面地移植西方大学的经验,从而跨越了几个时代,使年轻的中国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对接。
京师大学堂分科大学开办仅一年多,辛亥革命迅即爆发,把中国推入新的历史时期。1912年1月,中华~临时政府在南京宣告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蔡元培被任命为首任教育总长。同年5月,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校,严复出任北京大学第一任校长。由于袁世凯执政,蔡元培、严复先后辞职,但北京大学仍然沿着历史发展的逻辑,缓慢地走上本科大学的发展历程。1913年10月,北大本科正式开学。北大新发展中,深受蔡元培主持制定并由教育部公布的《大学令》的影响。《大学令》与《奏定大学堂章程》有着本质性的不同。其主要方面是前者剔除后者封建性内容,明确规定:
“第一条大学以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闳材、应国家需要为宗旨。
第二条大学分为文科、理科、法科、商科、医科、农科、工科。
第三条大学以文、理科为主;须合于下列各款之一,方得名为大学:一、文、理二科并设者;二、文科兼法、商二科者;三、理科兼医、农、工三科或二科一科者。
……
第六条 大学为研究学术之蕴奥,设大学院。”
第5期刘剑虹:我国近代综合大学的发展历程与办学经验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大学令》首先在中国确定了大学以文、理为主的崭新的大学理念与标准。这里面,显然包含着蔡元培对德、法等欧洲大学传统的继承与中国化。其实,欧洲中世纪大学就形成了这样一个传统,必拥有至少3个学院的联合体,才够格称为“大学”。蔡元培将欧洲中世纪大学与德国近代大学的传统融为一体,并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以文理为中心的综合大学基本模式。北大正是沿着《大学令》规定的方向,逐步完成综合性。1913年暑期后,新招文、理、法、工四科新生入学。11月,大学分科与旧班学生226人毕业,这是北大本科的第一批毕业生。1914年胡仁源继任北大校长后,学校规模又有扩大。至1916年秋,北大在校生已达1503人,学科发展到文、理、法、商、工五科。当然,北大仍保留了较浓的封建气息,这是时代发展曲折的一种反映。1917年1月,从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初中英语悼胃em范文.doc
- 初中英语语法之名词与冠词.doc
- 冻土带水合物有效开采方法分析研究.doc
- 初二新目标英语说课稿doc黄.doc
- 初中英语教学设计模板(新目标).doc
- 初二英语 I`m more outing than my sister说课稿.doc
- 初二数学(上)实数基础+提高训练.doc
- 初升高数学衔接班第1讲—学法指导.doc
- 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经济法基础》第三章历年考题机.doc
- 初一英语试卷(期中).doc
- 2025年成都市玩偶生产荧光涂鸦互动玩偶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成都市海绵生产用于体育馆室外运动场地透水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天津市体操鞋企业团建运动应用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溶洞极限运动(速降)场地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涵洞工程施工技术应用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体育场馆设施扎带安全防护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牦牛育肥产业园区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旅拍宠物陪伴拍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进口食品节庆主题快闪店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洗选厂尾矿综合利用产业化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