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9年安徽高考语文 文言文复习思路与应试策略 铜陵一中 严 宾 近三年安徽高考文言文试题回顾 年份 材 料 出 处 文言实词/3 文言虚词/3 理解/3 翻 译/10 2006 《齐民要 术·序》 《齐民 要术》 要、责 询、资 以、于 其、之 内容判断 因果句式 名词活用;咸 2007 《古砚说》 明·许獬 遗、示 效、厌 其、而 则、者 人物特点 判断句式 词类活用;特 2008 《韩休传》 《新唐书》 执、务 夺、计 以、之 所、何 内容判断 反问句式 连词;幸、出 一变三不变 变:选材略有变化 不变:知识点不变 题型不变 分值不变 新课程标准背景下 2009年安徽高考语文文言文命题预测 稳定 第一:分值稳定。 第二:知识点稳定。 变化 第一:材料可能会体现安徽特色。 第二:题型有可能出现细微的调整。 2009年安徽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思路 一、紧扣课本 夯实基础 2006年安徽试卷的第9小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神农为耒耜,以利天下 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B.李衡于武陵龙阳汜洲上作宅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C.家犹国,国犹家,其义一也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D.鄙意晓示家童,未敢间之有识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2008年安徽试卷的第9小题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以母丧解,服除,为工部侍郎 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B.不意休能尔,仁者之勇也 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C.时政所得失,言之未尝不尽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D.何自戚戚,不逐去之 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二、纲举目张 重点突破 ①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②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③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④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⑤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⑦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三、走出题海 锤炼能力 2007年安徽卷第10题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从一方古砚起笔,围绕人们对待古物的不同态度展开议论,借题发挥,联系现实,最后点明了写作缘由。 B.文章第二自然段指出,流传到后世的古物,在它所产生的那个时代,只是被当作一件普通的物品来对待的。 C.作者认为,真好古的人,搜求古物,追慕古人的道德文章;假好古的人,或附庸风雅,或谄媚权贵以逐利求进。 D.文章对当时盲目好古、仿古、造假的风气进行针砭,体现了作者直面时俗的批判精神和卓尔不群的个性特征。 四、训练技巧 识别干扰 “张冠李戴,曲解原意”、“以偏概全,妄加推断”、“无中生有,夸大事实”、“随意引申,正误参半” 等。 2006年安徽语文高考试题的第10小题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举皇浦隆治理敦煌、黄霸治理颖川的事例是为了说明:地方官获得拥戴,是因为能与百姓同甘共苦,甚至与他们共享家产。 B.文中李衡、樊重种树虽然是居家理财的事例,但结合全文看,举这两个例子的目的,与全书为民众提供谋生之术的宗旨是一致的。 C.作者广泛搜集各种耕作、种植、加工技术的知识,目的是为平民提供一部谋生致富的读物,所以把这本书命名为《齐民要术》。 D.作者把全书分为十卷,在每卷开头标上目录,并详尽交代相关内容,不追求词藻的华丽,用意是让文化不高的人也能读懂。 2009年安徽高考语文文言文应试策略 一、整体理解 2006年安徽试题的第10小题B选项: B.文中李衡、樊重种树虽然是居家理财的事例,但结合全文看,举这两个例子的目的,与全书为民众提供谋生之术的宗旨是一致的。 二、还原语境 2008年安徽高考语文试卷第8小题C选项, “帝不能夺 夺:使……改变” 三、利用题设 2008年安徽高考语文试题第10题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休擅长写文章,被举荐为贤良,在玄宗为太子时,受命逐条回答有关国政问题,此后担任过一系列重要的官职。 B.韩休任號州刺史期间,体察民情,请求为號州百姓减免赋税,经过努力终获成功,表现出他为民请命的仁爱之心。 C.韩休因萧嵩举荐而任宰相,他的耿介刚直与萧嵩的宽容随和形成互补,二人关系也很和谐,因而得到宋璟的赞许。 D.韩休秉公直谏给了玄宗很大压力,但面对谗言,玄宗非常清醒,将韩休与萧嵩进行比较,说明了任用韩休的理由。 四、合理解题 第一步:通读全文,获取主要内容,并在材料上作记勾画以显示把握的重点。 第二步:认真阅读题干和选项。
文档评论(0)